- 已加入
- 9/23/03
- 訊息
- 789
- 互動分數
- 1
- 點數
- 18
nVidia自從G7X架構出現至今,
中間歷經7800GTX、7900GTX也過了不短的時間
新一代以全新G80架構的GeForce 8800GTX、GTS最近終於上架
有幸從朋友那拿到一張麗臺Leadtek WinFast PX8800 GTS TGH
先看看8800GTS基本資料
核心 / 記憶體時脈為500MHz / 1600 MHz
內建640MB 320bit G DDR3記憶體
支援HDCP、HDTV
支援DX10與SM4.0
外觀包裝:
正面全雷射反光質感包裝,還是比較偏好MSI的女神設計 ;tongue;
包裝背面詳細寫著產品特色,
中間圖表詳細的表示7600、7900系列與8800系列性能約為10X:20X:27X,88約比79快3、4成
全部配件
8800GTS本體。散熱器改為單邊排風與鼓風扇設計,噪音、風量都相當小 ;face12;
導熱管使用亦無7900GTX如此壯觀。
其PBC版與前代GEFORCE 7900GTX長度幾乎相同!
與8800GTX相比,GTS亦是我比較能接受的大小,GTX不得以已經排除選購
電源供應端,全鋁殼電容。需輸入一組6PIN PCI-E電源
採兩檔版架構,雙DVI輸出,與將顯示卡產生的廢熱直接輸出機殼外
上機圖
效能:
此次測試配備為
Core 2 Dou E6600 @ 3G 1.22V
P5W DH 975X晶片主機板
G.skill 1G*2 DDR2 800 HZ @ CL=4 4 3 4
Seasonic M12模組化 POWER
對照組顯示卡為
MSI 7900GTO 512MB @650、1800MHz(=7900GTX時脈,以下當成7900GTX)
3D Mark06
7900GTX
與以往GTX相似約6400分
8800GTS
預設值跑出近8700分
再來看看遊戲的表現
7900GTX
--------
8800GTS
下列圖片7900GTX為上圖;下圖則為8800GTS
極速快感 Carbon
設定為 1280*1024 進階的全部特效全開最高+4X AA & 8X AF
01
02
03
04
極速快感NV的卡跑起來效能低落,稍後說明
戰地風雲2142
設定為 1280*960 特效全開最高+ 4X AA、8X AF +
超級採樣透明反鋸齒(此功能效能會降低不少)
01
02
後記
於效能部分
在極端設定(4XAA、8XAF、超採樣透明反鋸齒)下,
可看見8800GTS都勝過7900GTX不少
戰地風雲2142
於一般1280解析度
7900GTX 即使特效全開效能依舊游刃有餘,即使加上透明反鋸齒依舊順暢 :)
如沒有更高解析度需求7900就已經足夠
極速快感部分NV 7系列即使7900GTX,
在1280*1024解析度下,特效全開下幾乎全軍覆沒,常常都無法維持到30張的畫面 :stupefy:
8800系列,同設定下幾乎能維持在4X~6X,以極速快感EA目標大底以30為順暢 |||,跑起來算不錯了
反觀ATI的卡在這方面跑起來效能相當出色,勝過NV一級
不需要用到如此暴力等級就能有4X張以上的畫面
不知道為什麼這套遊戲7系列表現如此悽慘 ;smash;
如果僅為了此款遊戲又想享受特效全開啟的畫質,可以考慮ATI來替代NV
溫度、噪音方面
8800GTS裝機後與7900GTX相比
機殼內溫度代機增加1度
跑3D在於我使用機殼內增加了3度左右
噪音8800GTS使用的風扇轉速極低,與7900GTX差不多
待機幾乎沒什麼噪音,
但風扇架構關係,風量弱上不少 ;em44;
於小空間內使用還是需注意一下散熱
廢話不少,
還是希望以上測試各位網友有幫助
中間歷經7800GTX、7900GTX也過了不短的時間
新一代以全新G80架構的GeForce 8800GTX、GTS最近終於上架
有幸從朋友那拿到一張麗臺Leadtek WinFast PX8800 GTS TGH
先看看8800GTS基本資料
核心 / 記憶體時脈為500MHz / 1600 MHz
內建640MB 320bit G DDR3記憶體
支援HDCP、HDTV
支援DX10與SM4.0
外觀包裝:

正面全雷射反光質感包裝,還是比較偏好MSI的女神設計 ;tongue;

包裝背面詳細寫著產品特色,
中間圖表詳細的表示7600、7900系列與8800系列性能約為10X:20X:27X,88約比79快3、4成


全部配件

8800GTS本體。散熱器改為單邊排風與鼓風扇設計,噪音、風量都相當小 ;face12;
導熱管使用亦無7900GTX如此壯觀。

其PBC版與前代GEFORCE 7900GTX長度幾乎相同!
與8800GTX相比,GTS亦是我比較能接受的大小,GTX不得以已經排除選購

電源供應端,全鋁殼電容。需輸入一組6PIN PCI-E電源

採兩檔版架構,雙DVI輸出,與將顯示卡產生的廢熱直接輸出機殼外

上機圖
效能:
此次測試配備為
Core 2 Dou E6600 @ 3G 1.22V
P5W DH 975X晶片主機板
G.skill 1G*2 DDR2 800 HZ @ CL=4 4 3 4
Seasonic M12模組化 POWER
對照組顯示卡為
MSI 7900GTO 512MB @650、1800MHz(=7900GTX時脈,以下當成7900GTX)
3D Mark06
7900GTX

與以往GTX相似約6400分
8800GTS

預設值跑出近8700分
再來看看遊戲的表現
7900GTX
--------
8800GTS
下列圖片7900GTX為上圖;下圖則為8800GTS
極速快感 Carbon
設定為 1280*1024 進階的全部特效全開最高+4X AA & 8X AF
01


02


03


04


極速快感NV的卡跑起來效能低落,稍後說明
戰地風雲2142
設定為 1280*960 特效全開最高+ 4X AA、8X AF +
超級採樣透明反鋸齒(此功能效能會降低不少)
01


02


後記
於效能部分
在極端設定(4XAA、8XAF、超採樣透明反鋸齒)下,
可看見8800GTS都勝過7900GTX不少
戰地風雲2142
於一般1280解析度
7900GTX 即使特效全開效能依舊游刃有餘,即使加上透明反鋸齒依舊順暢 :)
如沒有更高解析度需求7900就已經足夠
極速快感部分NV 7系列即使7900GTX,
在1280*1024解析度下,特效全開下幾乎全軍覆沒,常常都無法維持到30張的畫面 :stupefy:
8800系列,同設定下幾乎能維持在4X~6X,以極速快感EA目標大底以30為順暢 |||,跑起來算不錯了
反觀ATI的卡在這方面跑起來效能相當出色,勝過NV一級
不需要用到如此暴力等級就能有4X張以上的畫面
不知道為什麼這套遊戲7系列表現如此悽慘 ;smash;
如果僅為了此款遊戲又想享受特效全開啟的畫質,可以考慮ATI來替代NV
溫度、噪音方面
8800GTS裝機後與7900GTX相比
機殼內溫度代機增加1度
跑3D在於我使用機殼內增加了3度左右

噪音8800GTS使用的風扇轉速極低,與7900GTX差不多
待機幾乎沒什麼噪音,
但風扇架構關係,風量弱上不少 ;em44;
於小空間內使用還是需注意一下散熱
廢話不少,
還是希望以上測試各位網友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