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PLEXTOR M6e 不專業測試

tony1107123

初級會員
已加入
8/24/09
訊息
7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37
繼開箱文後,眾所期待的測試當然免不了啦XD

開箱文傳送門

我大概用了一些大家常用的SSD測試軟體測試了一下,提供給各位參考:

測試環境:
i162709_04.png


CrystalDiskInfo:
i162710_00.png


AS SSD Benchmark:
i162711_asssdbenchPLEXTORPXAG2562014.6.15091436.png

i162712_asssdbenchPLEXTORPXAG2562014.6.15091450.png

i162713_ascopybenchPLEXTORPXAG2562014.6.15091502.png

i162714_ascomprbenchPLEXTORPXAG2562014.6.15091454.png


CrystalDiskMark:
i162717_02.png

i162716_01.png

i162715_00.png


AJAsystemtest:
i162718_00.png


ATTO Disk Benchmark:
i162719_01.png


HD Tune Pro 5.50:
i162724_04.png

i162723_03.png

i162722_02.png

i162721_01.png

i162720_00.png


總結:
各跑分軟體跑出來的數字除了寫入的IOPS與標榜的少了點之外,其他數字相去不大,加上Marvell控制晶片和P家的True Speed實境效能技術,相信這顆SSD不會讓我失望!

為了這顆SSD我可是作了不少功課,也許有人會有跟我一樣的問題,因此將我的問題與我找到的答案貼出來給各位參考,如果說的不對或是有需要補充的地方還請各位手下留情:

Q1:
Gen是什麼?
A1:
Gen是Generation(世代)的簡寫,PCIe Gen2 x2就是PCIe2.0 x2(10Gb/s),依此類推SATA Gen3就是SATA 6Gb/s也就是SATA3。

Q2:
M.2是什麼?
A2:
Intel推出的輕薄型電腦解決方案,用以替代當前Mini PCI-Express/mSATA,亦稱NGFF(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
目前市面上絕多是Gen2 x2(10Gb/s),僅ASRock Extreme6的Ultra M.2提供Gen3 x4(32Gb/s)。

Q3:
以前SSD不是都SATA3介面嗎,怎麼突然變成PCIe了?
A3:
因為現在SSD速度越來越快,已經超過SATA3的理論值600MB,因此只好換個跑道了。
其實本體是一張M.2的卡,但並非每個人的主機板都那麼新、都有M.2接口,因此廠商出了一張M.2轉PCIe的轉接卡。

Q4:
PCIe SSD的速度怎麼可能那麼快?
A4:
作RAID 0,輕鬆突破SATA 6Gb/s。

Q5:
不是推出SATA Express 8Gb/s、16Gb/s了嗎?
A5:
目前市面上支援的板子太少,尚未成為主流,PCIe只要不是太老舊的電腦基本上都會有。
SATA Express的線實在很累贅,難整線。(個人想法,下面有附圖)
即使SATA Express 16Gb/s也不過跟PCIe Gen3 x2速度持平罷了。

Q6:
控制晶片Marvell?SandForce?
A6:
Marvell牌子較大,不提供韌體,廠商需要有自己的韌體開發團隊,Sandforce則相反,也因此使用Sandforce控制晶片的廠商價位會較便宜,而肯使用Marvell控制晶片的都是大廠,PLEXTOR使用的就是Marvell控制晶片。

Q7:
True Speed?
A7:
強調PLEXTOR SSD的效能並不會因為長期使用而衰退。

Q8:
True Protect?
A8:
讓PLEXTOR SSD可以被利用做保護重要資料的硬碟或是滿足各種筆記型電腦的應用需求。


延伸閱讀:
SSD 不卡彈,新介面 SATA Express 解開速度限制, 1GB/s 起跳兼容老 SATA
Intel Z97架構讓SATA Express滯礙難行,PCI-E通道是關鍵
NGFF M.2及SATA Express基礎知識入門

PCIe與SATA規格比較:
i162725_satapcie.png


SATA Express:為解決SATA3速度成為SSD阻礙而產生,目前市面上也許有某幾款主機板可支援,但要普及恐怕有點困難。

i162728_sata32.jpg

i162727_sata31.jpg

i162726_sata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