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linyand+Sep 5 2005, 12:06 AM--></div><table border='0' align='center' width='95%'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1'><tr><td>QUOTE (linyand @ Sep 5 2005, 12:06 AM)</td></tr><tr><td id='QUOTE'> <!--QuoteBegin-123456789abc@Sep 5 2005, 12:04 AM
My Webpage
這一個CPU是不是很爛!? :??:
請問來喇賽的嗎...
正常阿 A64 (socket 939)3000+ 預設200X9=1800阿
實際時脈不等於效能 於筆記型CPU常看到
為何筆記型實際時脈低呢 因為 低溫省電 高效能阿 :wacko:
筆記型 如P-M 1.6 對應桌上型3.0阿 [/b][/quote]
:huh: 您的答覆時有點似是而非...扯上了PR值與Intel的SpeedStep兩樣不同的部分∼
1.Athlon 64採用的是Pentium Rating的型號,也就是該PR值相較於Pentium IV
的時脈,效能是相當的。早期(10年前左右吧)K5就採用過Pentium Rating的方式命名。
此舉在K7 Palamino的時候就出現了,Athlon 1600+的時脈也只有1.4GHZ,並非是
1.6GHZ,此後K7,K8PR值沿用迄今(Duron倒是沒有採用),樓主您可能沒有注意過?
2.筆記型電腦實際時脈較低,是因為使用了SpeedStep(AMD則是稱為Power Now!)
來做為倍頻上調整,降低時脈以達到省電的效果,效果與目前K8的CNQ, Pentium IV E0
Stepping之後的EIST相同.至於低溫的部分,由於Mobile的CPU是挑選過可以以較低電壓
而在相同時脈下運作的,因此相較於桌上型的CPU而言,即使時脈相當,例如同樣是3G,
Mobile Pentium IV也會因電壓較低,因此在弁茪W表現較佳.
3.P-M與Pentium IV之間並沒有相對應的Rating值,P-M 1.6G等於Pentium IV 3.0G
此效能比,不知您的比較數字從何而來?如果您在上頭中指的實際時脈較低,是指P-M
1.6G效能卻與桌上型3G相較少了1.4G卻能夠趕上效能,那麼您或雪d錯了,這並非是
筆電型CPU的特性...
樓主,您覺得翻翻新品測試或者是極限區的文章會很難嗎?如果不會的話,有空上去翻翻
看,就曉得E6版的Venice 到底能不能超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