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N53SV 新版I5測試+開箱

young122333

高級會員
已加入
8/30/05
訊息
783
互動分數
10
點數
18
最近對筆電的散熱算是小有研究
當然因為自己也想換筆電啦
筆電除了效能很重要 散熱單元的設計也相當重要
如果買低價的I7 導熱管設計的太差 效能還不如I5來的好
所以我挑了這台N53SV~~買之前先做了功課
找到有人把它分解了 於是我就參考了一下他導熱管配置

011.jpg

022.jpg

看起來兩隻導熱管 CPU GPU是分開的
這樣的設計算是不錯的

很多筆電都是2支導熱管 結果把 CPU 和GPU合在一起
這種設計我是比較不喜歡 因為會乎相影響散熱
只要CPU熱 GPG跟著熱 這樣只能看到"笑"能+"熱"能

好啦 廢話不多說 前菜吃完了 開始驗這張圖是不是真的


1.jpg

ASUS和星海2合作 所以有它的標籤也不意外摟

2.jpg

外觀看起來沒啥感覺~~很普通

3.jpg

配件很多~~還有一個星海爭霸2 一天的體驗包 有夠小氣的

4.jpg

主角來嚕~~看起來不算起眼

5.jpg

打開他的內心世界~~還挺有霸氣的!!

6.jpg

哎唷~~上面印的是新的I5-2430M 2.4G TB TO 3.0G
他算是I5-2410M 超小的升級版

7.jpg

筆電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好散熱...是酷媽的散熱座~~

8.jpg

原來後面偷偷藏了3顆風散~~風扇很沒力@@ 只能加減用

9.jpg

玩遊戲怎能缺少電競滑鼠~~酷媽滑鼠還不錯用喔~熱鍵多~定位也比我前一顆G5還準

10.jpg

機械式鍵盤也是不可或缺的配備之一

11.jpg

拆阿~~先把RAM加到8G再說~~~一ˊ 兩顆硬碟?

12.jpg

喔喔~不是啦 是剛好手邊多了一顆 死雞 固態混合式硬碟 所以不如把它裝上去


N53SV-1.jpg

2430M在CPUMARK表現的算是還不錯

N53SV-2.jpg

3DMARK11 說真的很少用這個來測試


SUPER PI 1M 8M 32M
N53SV-3.jpg

NB來說這樣的時間 還能接受

最後~~新機不操她一下怎麼行
N53SV-4.jpg

燒機6分鐘~~CPU溫度來到80
看看GPU還是維持50度~~
由此可見一開場的分解圖片 可信度很高
因為CPU溫度並不會直接影響到GPU
所以GPU的溫度也不會直接影響CPU的溫度
這才是設計...

最後建議大家
往後買筆電建議最好先研究熱導管的設計在下手
以免邊玩邊淦

謝謝收看
 
最後編輯:
看起來好重呀 兩顆硬碟都是金屬呢
髮絲紋上蓋 真得很有直感 感謝分享
 
與開版大所見略同
同樣是A53SV.I5-2430M的
記憶把她加大到8G
入手價24張加3張國父
目前給女王使用
當作生小朋友的禮物
 
我比較想知道 怎拆才不會動到保固狀態
 
還是不禁想炮一下

導管OK變成風扇不OK了

輕薄版的MSI X460都可以用 2720QM 來燒了 (一樣是GT540M)

這個2430M燒機竟然會80度...

是不是散熱膏的問題我不知道

但這個差距也太大了吧...
 
還是不禁想炮一下

導管OK變成風扇不OK了

輕薄版的MSI X460都可以用 2720QM 來燒了 (一樣是GT540M)

這個2430M燒機竟然會80度...

是不是散熱膏的問題我不知道

但這個差距也太大了吧...

我是不太清楚其他I7板溫度的表現如何
但MSI的2720QM 燒機溫度都在95度左右

風散的部分我想應該可以購入AIRTURBO來改散
 
最後編輯:
與開版大所見略同
同樣是A53SV.I5-2430M的
記憶把她加大到8G
入手價24張加3張國父
目前給女王使用
當作生小朋友的禮物

是的~A53算是比較便宜~若不在意散熱 的確能考慮入手
但他的導熱管配是是2支~~是CPU+GPU同時散熱的
所以我比較不喜歡
 
我是不太清楚其他I7板溫度的表現如何
但MSI的2720QM 燒機溫度都在95度左右

風散的部分我想應該可以購入AIRTURBO來改散

那個95度是用 d0 (q154) es 版本測試的

沒有解決高溫BUG

D2 版的測試會低很多...
 
那個95度是用 d0 (q154) es 版本測試的

沒有解決高溫BUG

D2 版的測試會低很多...

是這樣說沒錯
但相較也會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