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文教基金會於總部舉辦「2025 國際志工服務成果發表會」。本屆共邀集6所大專院校的青年志工,前往印度、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肯亞、史瓦帝尼、坦尚尼亞與莫三比克等地,與華碩志工攜手合作,為當地建構友善的數位學習環境。
透過技術與教育的交流,迄今華碩青年國際志工已累計服務14個國家,與100個大學團隊合作,惠及逾15,000位偏鄉師生,持續以具體行動回饋社會。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杏娟表示:「華碩始終秉持著人文關懷與利他,致力於縮短數位落差。我們深信,科技與教育能為偏鄉師生開啟更廣闊的視野,讓他們看見世界的多元與可能。透過國際志工計畫,鼓勵台灣青年勇敢跨越國界,身體力行互助與利他的精神。期盼這段旅程成為大家成長與啟發的養分,並轉化為正向的影響力,為世界帶來更多美好的改變。」
今年除了科技教育外,更首次結合智慧醫療資源,與國防醫學大學享尼尼泊爾國際志工團與陽明交通大學東南亞國際志工BAT團合作深入偏鄉山區,透過華碩手持無線超音波輕巧可攜帶的特性,即時在手機或平板呈現醫學影像,讓偏鄉民眾體驗智慧醫療的便利與高效。華碩志工蕭雅元分享在尼泊爾健康服務的過程:「讓我深刻感受到醫療資源的極度不均,這些居民可能一輩子從未看過醫生。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健康習慣,在尼泊爾的偏鄉卻是一種特權。」同時,志工們也使用再生電腦進行衛教宣導,建立當地永續健康系統,讓服務成果得以落實並延續。
清華大學國際志工團長年於非洲推動 ICT 教育,透過華碩再生電腦為當地建置數位學習環境,並帶來多元資訊課程。讓原本僅有一間電腦教室且經常停電的學校,發展成具有四位專任教師、分年級授課的完整教學體系,充分展現志工團隊多年的努力成果。資訊教育的價值遠超過硬體設備的供應,更在於藉由華碩青年國際志工團協助師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與自主能力,彰顯教育力量的深遠影響。
華碩文教基金會長期致力於串聯綠色科技與社會人文價值,積極推動再生電腦的捐贈與應用。自 2009 年以來,已攜手 1,200 位大專院校青年志工與 119 位華碩企業志工,深入各地推廣數位學習,並持續延伸服務觸角,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科技回饋社會的初衷。

透過技術與教育的交流,迄今華碩青年國際志工已累計服務14個國家,與100個大學團隊合作,惠及逾15,000位偏鄉師生,持續以具體行動回饋社會。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杏娟表示:「華碩始終秉持著人文關懷與利他,致力於縮短數位落差。我們深信,科技與教育能為偏鄉師生開啟更廣闊的視野,讓他們看見世界的多元與可能。透過國際志工計畫,鼓勵台灣青年勇敢跨越國界,身體力行互助與利他的精神。期盼這段旅程成為大家成長與啟發的養分,並轉化為正向的影響力,為世界帶來更多美好的改變。」

今年除了科技教育外,更首次結合智慧醫療資源,與國防醫學大學享尼尼泊爾國際志工團與陽明交通大學東南亞國際志工BAT團合作深入偏鄉山區,透過華碩手持無線超音波輕巧可攜帶的特性,即時在手機或平板呈現醫學影像,讓偏鄉民眾體驗智慧醫療的便利與高效。華碩志工蕭雅元分享在尼泊爾健康服務的過程:「讓我深刻感受到醫療資源的極度不均,這些居民可能一輩子從未看過醫生。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健康習慣,在尼泊爾的偏鄉卻是一種特權。」同時,志工們也使用再生電腦進行衛教宣導,建立當地永續健康系統,讓服務成果得以落實並延續。

清華大學國際志工團長年於非洲推動 ICT 教育,透過華碩再生電腦為當地建置數位學習環境,並帶來多元資訊課程。讓原本僅有一間電腦教室且經常停電的學校,發展成具有四位專任教師、分年級授課的完整教學體系,充分展現志工團隊多年的努力成果。資訊教育的價值遠超過硬體設備的供應,更在於藉由華碩青年國際志工團協助師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與自主能力,彰顯教育力量的深遠影響。

華碩文教基金會長期致力於串聯綠色科技與社會人文價值,積極推動再生電腦的捐贈與應用。自 2009 年以來,已攜手 1,200 位大專院校青年志工與 119 位華碩企業志工,深入各地推廣數位學習,並持續延伸服務觸角,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科技回饋社會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