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RAMIRAZ1A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0/31/07 訊息 107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1/7/07 #81 xos84292 說: 多重處理...INTEL 沒能超越AMD 伺服器方面 C2D追得上K8, 但最近的測試都說明K10就把C2D超過去 (雙4核心協同工作,C2D 效率約為6倍,K10約為7倍) 重點還是頻率到底能提高多少 ;face12; 按一下展開…… 不過我也期待著AMD的P龍 打著原生四核 擁有獨立L1 L2的口號 可以讓每個核心充分運用 這或許可以大大提升多工處理方面的問題 AMD正在茁壯中 大家拭目以待他的表現吧
xos84292 說: 多重處理...INTEL 沒能超越AMD 伺服器方面 C2D追得上K8, 但最近的測試都說明K10就把C2D超過去 (雙4核心協同工作,C2D 效率約為6倍,K10約為7倍) 重點還是頻率到底能提高多少 ;face12; 按一下展開…… 不過我也期待著AMD的P龍 打著原生四核 擁有獨立L1 L2的口號 可以讓每個核心充分運用 這或許可以大大提升多工處理方面的問題 AMD正在茁壯中 大家拭目以待他的表現吧
C clcgy 初級會員 已加入 9/3/07 訊息 9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39 11/11/07 #84 http://we.pcinlife.com/thread-844444-1-1.html http://we.pcinlife.com/thread-843173-1-1.html 意料之中,2.3G的x4 9600打不过2.4G的Q6600
http://we.pcinlife.com/thread-844444-1-1.html http://we.pcinlife.com/thread-843173-1-1.html 意料之中,2.3G的x4 9600打不过2.4G的Q6600
C change80 初級會員 已加入 11/11/07 訊息 16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1/11/07 #85 聽說效能很不賴耶 大家都期待phenom可以飛上天 價格應該會很OK吧 畢竟是AMD的產品嘛
S stephen23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17/04 訊息 115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11/11/07 #86 change80 說: 聽說效能很不賴耶 大家都期待phenom可以飛上天 價格應該會很OK吧 畢竟是AMD的產品嘛 按一下展開…… HD9500WCGDBOX CPU Desktop Phenom X4 9500 (4MB,95W,AM2) box US$247.00 HD9600WCGDBOX CPU Desktop Phenom X4 9600 (4MB,95W,AM2) box US$278.00 HD9700XAGDBOX CPU Desktop Phenom X4 9700 (4MB,125W,AM2) box US$288.00 Intel Q6600 US$266.................... Intel Q9300(yorkfield) US$ 266..................................
change80 說: 聽說效能很不賴耶 大家都期待phenom可以飛上天 價格應該會很OK吧 畢竟是AMD的產品嘛 按一下展開…… HD9500WCGDBOX CPU Desktop Phenom X4 9500 (4MB,95W,AM2) box US$247.00 HD9600WCGDBOX CPU Desktop Phenom X4 9600 (4MB,95W,AM2) box US$278.00 HD9700XAGDBOX CPU Desktop Phenom X4 9700 (4MB,125W,AM2) box US$288.00 Intel Q6600 US$266.................... Intel Q9300(yorkfield) US$ 266..................................
M min5215 初級會員 已加入 12/30/05 訊息 12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1/12/07 #87 azurenook 說: 希望A社能收復失土~雖然好像有點不可能;rr; 按一下展開…… 光是製程的技術看來 ,這下真的任人宰割了 intel除了製程技術領先對手超過2季以上,在新的閘極介質的材料上更是有所突破 光看電壓這麼低,amd要好好反省了 至於cpu的效率上,看來amd根本沒有很大的進展 該說amd太不努力了!!!! 還是intel真的太強了!!!!
azurenook 說: 希望A社能收復失土~雖然好像有點不可能;rr; 按一下展開…… 光是製程的技術看來 ,這下真的任人宰割了 intel除了製程技術領先對手超過2季以上,在新的閘極介質的材料上更是有所突破 光看電壓這麼低,amd要好好反省了 至於cpu的效率上,看來amd根本沒有很大的進展 該說amd太不努力了!!!! 還是intel真的太強了!!!!
X xos84292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2/29/05 訊息 357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1/12/07 #88 min5215 說: 光是製程的技術看來 ,這下真的任人宰割了 intel除了製程技術領先對手超過2季以上,在新的閘極介質的材料上更是有所突破 光看電壓這麼低,amd要好好反省了 至於cpu的效率上,看來amd根本沒有很大的進展 該說amd太不努力了!!!! 還是intel真的太強了!!!! 按一下展開…… 電壓低...可是Q9650 TDP還是125W ;face12; K10的賣點在於各核心獨立調節頻率電壓, TDP 帳面高,可是實際運行又是另一回事
min5215 說: 光是製程的技術看來 ,這下真的任人宰割了 intel除了製程技術領先對手超過2季以上,在新的閘極介質的材料上更是有所突破 光看電壓這麼低,amd要好好反省了 至於cpu的效率上,看來amd根本沒有很大的進展 該說amd太不努力了!!!! 還是intel真的太強了!!!! 按一下展開…… 電壓低...可是Q9650 TDP還是125W ;face12; K10的賣點在於各核心獨立調節頻率電壓, TDP 帳面高,可是實際運行又是另一回事
G gungunmmm 榮譽會員 已加入 2/15/04 訊息 1,090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11/12/07 #89 xos84292 說: 電壓低...可是Q9650 TDP還是125W ;face12; K10的賣點在於各核心獨立調節頻率電壓, TDP 帳面高,可是實際運行又是另一回事 按一下展開…… 是這樣嗎@@? 實際上輸更多了...
xos84292 說: 電壓低...可是Q9650 TDP還是125W ;face12; K10的賣點在於各核心獨立調節頻率電壓, TDP 帳面高,可是實際運行又是另一回事 按一下展開…… 是這樣嗎@@? 實際上輸更多了...
C clcgy 初級會員 已加入 9/3/07 訊息 9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39 11/13/07 #90 以下文章摘錄自http://www.baiyakui.cn/blogview.asp?logID=91 發表于07年8月4日 人家早猜到k10不會很強了 K10相对K8最弊端的没有改进指令发射宽度,也就是每次可以发射多少指令的问题。目前,K8和K10都是3指令发射,如果在分析师日看到的,AMD全新构架的下代CPU“推土机”没有改变,还是3发射。而Conroe是4发射,加上指令融合(宏指令和微指令都有融合),平均能达4.2到4.5之间,理想的情况就是5指令发射。虽然,Conroe是3简单指令+1复杂指令,K8/K10是3复杂指令。但是,目前处理的数据,简单指令占75%以上,因此处理速度还是简单指令快。 为什么AMD不做4指令发射?要实现4指令发射,在X86体系中非常艰难,它需要大量的资源,如寄存器,更需要高超的调度算法。X86体系,只有8个通用寄存器(注意,是8个,不能多,否则以前的软件统统不兼容,当然,当年的X86在科学家的努力下,实现了寄存器重名名技术。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发明),离4指令发射要求的寄存器的数量差几倍。AMD想做,还要下大量的功夫,专心研究才行,只是这2年内是没有希望看到的。(据说,当年K9规划就是四指令发射,因为困难重重,导致失败。因此现在没有K9型号,AMD自己说法是K9就是双核的K8)。 不难看到,当今X86体系中,也仅仅只有intel能够实现4指令发射。其他厂商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行。 回到我们的话题,K10发指令发射,限制了提高性能的源头(注意,这是源头),因此它对K8性能的提高也是非常有限的,综合性能推测不会超过10%~15%,因此做得好,综合性能上K10能与Conroe不相伯仲,甚至还要弱一些。
以下文章摘錄自http://www.baiyakui.cn/blogview.asp?logID=91 發表于07年8月4日 人家早猜到k10不會很強了 K10相对K8最弊端的没有改进指令发射宽度,也就是每次可以发射多少指令的问题。目前,K8和K10都是3指令发射,如果在分析师日看到的,AMD全新构架的下代CPU“推土机”没有改变,还是3发射。而Conroe是4发射,加上指令融合(宏指令和微指令都有融合),平均能达4.2到4.5之间,理想的情况就是5指令发射。虽然,Conroe是3简单指令+1复杂指令,K8/K10是3复杂指令。但是,目前处理的数据,简单指令占75%以上,因此处理速度还是简单指令快。 为什么AMD不做4指令发射?要实现4指令发射,在X86体系中非常艰难,它需要大量的资源,如寄存器,更需要高超的调度算法。X86体系,只有8个通用寄存器(注意,是8个,不能多,否则以前的软件统统不兼容,当然,当年的X86在科学家的努力下,实现了寄存器重名名技术。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发明),离4指令发射要求的寄存器的数量差几倍。AMD想做,还要下大量的功夫,专心研究才行,只是这2年内是没有希望看到的。(据说,当年K9规划就是四指令发射,因为困难重重,导致失败。因此现在没有K9型号,AMD自己说法是K9就是双核的K8)。 不难看到,当今X86体系中,也仅仅只有intel能够实现4指令发射。其他厂商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行。 回到我们的话题,K10发指令发射,限制了提高性能的源头(注意,这是源头),因此它对K8性能的提高也是非常有限的,综合性能推测不会超过10%~15%,因此做得好,综合性能上K10能与Conroe不相伯仲,甚至还要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