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有不少玩家被AMD即將推出的產品定位搞得"灰薩薩"。在未來的桌上版不僅只有推土機(Bulldozer)還會有主流入門級的Llano系列。據網路上的消息得知,Llano APU的價位大概會在70~170美金之間,而Llano 桌上版的腳位是屬於FM1,有905隻針腳,並不合用於目前AM系列的板子,所搭配的為A75 FCH晶片組。
AMD Llano一樣是屬於APU,也就是CPU加上GPU,跟Sandy Bridge一樣,顯示晶片直接與CPU包在一起。AMD Llano 採用32nm製程,將會有E2、A4、A6、A8四個系列,E2及A4屬於雙核心,而A6及A8是四核心。從下圖可得知AMD Llano所對應的是Intel Core i3-2100以下的產品等級。
目前入手的這顆為Llano A8-3800非市售版。預設時脈2.4GHz,Boost可到2.7GHz
FM1腳位,有人數過有905隻針腳,小弟沒時間也懶得驗證...
基本上Llano 處理器它的大小及外觀都與AM系列相同。
腳位上當然絕對是不一樣的。
接著來看看主機板的部份,入手的這張為技嘉GA-A75-UD4H,也是非市售版本。先前Computex展中就已經有曝光過。
FM1的Socket,散熱器扣具與AM系列相同,可以沿用。
CPU供電的部份。
CPU供電需接8PIN電源。
四個DDR3記憶體插槽,預設可支援到DDR3 1866或更高(超頻)。
散熱器底下是AMD A75晶片。
主機板上有5個SATA 6Gbps接口。
居然有兩組前置USB 3.0 19pin的擴充槽。
另外主機板上還提供了四組(8個)USB 2.0擴充槽,以及一個1394。
擴充卡的部分有兩個PCI-E x16插槽,可組成CrossFire,另外有三個PCI-E x1 、兩個PCI。
因為CPU內建顯示的關係,輸出入埠看起來相當豐富。保留了PS2鍵盤、滑鼠插孔,顯示的部份有D-SUB、DVI、HDMI、Display Port。另外則有6個USB(4個USB 3.0)、eSATA、光纖及多聲道輸出。
下一頁-A75-UD4H BIOS簡介
[multipage=A75-UD4H BIOS簡介]
測試平台
CPU: AMD Llano A8-3800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GT
RAM: GSKILL DDR3 1600 2GBx2
MB: GIGABYTE GA-A75-UD4H
VGA: 內建 HD 6550D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Tt 1350W
OS: Windows 7 64bit
BIOS的部份,技嘉這張A75-UD4H有加入超頻的選項,基本上與其他的平台差不多,有倍頻、外頻、電壓甚至有Performance Boost的倍頻可調整。
內顯設定的部份,可自行分配記憶體多寡。
顯示核心時脈預設為600MHz,也可以調整超頻。
CPU倍頻,最高可至47。
CPU外頻,最高可至500。
記憶體除頻的部份有五種可選,以預設值200來計算就是800、1066、1333、1600、1866MHz。
記憶體參數也可以自行調整。
超頻不可少的電壓調整。
CPU最高可+0.6V,間距0.025V。
CPU NB VID最高可+0.6V,間距0.025V。
DDR3記憶體電壓最高可加到2.135V,間距0.005V。
CPU PLL電壓最高可加到2.9V,間距0.02V。
下一頁-預設值測試
[multipage=預設值測試]
來看看測試平台的相關資訊。CPU-Z及GPU-Z都無法正確判斷出這顆A8-3800的資訊。A8-3800的預設時脈為2.4GHz(24x100),L2快取為1MBx4,並沒有L3。
先來點CPU測試的基本小菜。
SuperPI 1M:54.382
CPUmark99:187
SuperPI 8M:10m38.494s
AIDA64 記憶體頻寬
Read:8602 MB/s
Writr:6155 MB/s
Copy:9171 MB/s
Nuclearus:9578
CINEBENCH R10
1 CPU:1556
x CPU:10393
Open GL:4793
CINEBENCH R11.5
OpenGL:28.94 fps
CPU:2.89 pts
3Dmark06:6616
3Dmark Vantage:4019
3Dmark11 Entry:1764
下一頁-遊戲測試
[multipage=遊戲測試]
遊戲的部份,所有設定解析度皆為1920x1080,特效全開或調至最高,反鋸齒關閉。
快打旋風4:50.32
H.A.W.X DX9:54
H.A.W.X DX10:22
H.A.W.X 2 DX9:46
H.A.W.X 2 DX11:34
惡靈古堡5 DX9:29.0
惡靈古堡5 DX10:27.4
遊戲的部份在高解析度及特效全開調至最高的狀態下,內顯有這個成績算是相當理想。
以上是預設值的測試,不過有許多人應該都很納悶,這樣的效能,尤其是在CPU運算的部份,感覺是相當虛弱,SuperPI 及 CPUmark甚至都輸給了目前AMD的雙核。不過後來測試得知CPU-Z所判定的時脈雖然正確,但是CnQ所降的時脈並無法正確顯示,是一樣鎖在2.4GHz,改換HWinfo就可以正確顯示出,且發現了問題所在。
下一頁-還Llano清白!
[multipage=還Llano清白!]
以上的全預設值測試是包含開啟了CnQ模式,所以CPU在待機時會降下時脈到800MHz,不過在跑某些測試的時候卻也不是達2.4GHz的速度,以HWinfo監測大概只有800~1200MHz之間在運算,也就是算出來的成績幾乎是效能減半了,尤其是在不支援多工的測試軟體上更為明顯。臆測是主機板BIOS或是CPU本身在CnQ的控制上出了點問題,畢竟目前都還是在ES階段。
以下是直接關閉CnQ測試,主板雖不同但一樣是A75晶片。可參閱:http://forum.coolaler.com/showthread.php?t=266864
括弧內是先前有開CnQ預設的成績。
SuperPI 1M:29.219(54.382)
CPUmark99:382(187)
SuperPI 8M:5m20.518s(10m38.494s)
AIDA64 記憶體頻寬
Read:8677 MB/s(8602 MB/s)
Writr:6183 MB/s(6155 MB/s)
Copy:9521 MB/s(9171 MB/s)
Nuclearus:9838(9578)
CINEBENCH R10
1 CPU:2857(1556)
x CPU:10071(10393)
Open GL:5073(4793)
CINEBENCH R11.5
OpenGL:26.34 fps(28.94 fps)
CPU:2.90 pts(2.89 pts)
3Dmark06:6262(6616)
3Dmark Vantage:3674(4019)
3Dmark11 Entry:1690(1764)
從上面應該可以很明顯的看出,HWinfo可正確判斷出CPU時脈,A8-3800在預設值的情況下有Boost加持,速度會在24~27倍頻之間。測試時以CPU不支援多工的部份最為明顯,幾乎都差了將近一倍左右的效能落差,居然會是因為CnQ的關係所造成,不過在正式版應該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另外A75M-UD2H的內顯成績居然明顯比A75-UD4H低,應該正式版就會有所改善?
下一頁-誇張?不加壓5.5GHz!
[multipage=誇張?不加壓5.5GHz!]
超頻的部份。經過一番測試,不加壓最高大概可以到47x117=5499MHz,外頻47已經是最高了。這樣的幅度相當驚人,原本預設時脈也只有2.4GHz,幾乎是翻了兩倍多,不過也是因為工程樣品的關係不鎖倍頻,市售版可能是會鎖倍頻的,挺可惜的,若市售也可以這樣玩,倒是挺有趣的。
先來看看5.4GHz的成績
CPU:47x115=5405MHz
RAM:DDR3 1532 CL9-9-9-24
SuperPI 1M:23.958
CPUmark99:485
SuperPI 8M:4m25.138s
AIDA64 記憶體頻寬
Read:8836 MB/s
Writr:7122 MB/s
Copy:10299 MB/s
Nuclearus:13061
3Dmark06:7278
3Dmark Vantage:4366
3Dmark11 Entry:1950
CINEBENCH R10
1 CPU:3541
x CPU:12973
Open GL:6112
CINEBENCH R11.5
OpenGL:30.49 fps
CPU:3.68 pts
接著是5.5GHz的成績。換到A75M-UD2H這張的BIOS比較新一些,超頻幅度感覺有比A75-UD4H高一些,可以到5.5GHz。
CPU:47x117=5499MHz
RAM:DDR3 1556 CL9-9-9-24
括弧後為同平台預設值的成績
SuperPI 1M:23.806(29.219)
CPUmark99:489(382)
SuperPI 8M:4m21.550s(5m20.518s)
AIDA64 記憶體頻寬
Read:8979 MB/s(8677 MB/s)
Writr:7243 MB/s(6183 MB/s)
Copy:10380 MB/s(9521 MB/s)
Nuclearus:13180(9838)
CINEBENCH R10
1 CPU:3631(2857)
x CPU:12859(10071)
Open GL:6210(5073)
CINEBENCH R11.5
OpenGL:30.93(26.34 fps)
CPU:3.7(2.90 pts)
3Dmark06:7436(6262)
3Dmark Vantage:4466(3674)
3Dmark11 Entry:1989(1690)
雖然說從2.4GHz超到5.5GHz,幅度驚人,但是效能提昇並沒有依幅度成長,這有可能就是Simplified網友所說的1.75倍的關係,不過個人覺得1.75倍不能從原始時脈開始算,而是所超頻的幅度。實際上原始時脈2.4GHz仍舊是2.4GHz不變,只是超頻的幅度並沒有像BIOS所調整的那麼誇張,因為按照常理及經驗,所超頻的幅度大約就差不多等於效能所提昇的幅度,不過測試的落差看來,2.4GH提升到5.5GHz僅增加了28%左右的效能。
不過超頻似乎並不是AMD Llano的重點,畢竟正式版推出極有可能會鎖倍頻,姑且不論超頻,CPU效能其實並不是很理想,同時脈下跟自家的Athlon II X4差不多(可能還更低),不過勉強能接受,AMD Llano是定位於中低階,內顯仍然是最大的賣點之一,3Dmark06達6000分以上幾乎是一張2000元左右顯卡的效能,這才是AMD最大目的,以這樣的效能大概可以順跑所有中階甚至高階的線上遊戲(當然特效跟解析度設定可能要調整一下),最後的最後就是看市場價格反應玩家是否買單了。
AMD Llano一樣是屬於APU,也就是CPU加上GPU,跟Sandy Bridge一樣,顯示晶片直接與CPU包在一起。AMD Llano 採用32nm製程,將會有E2、A4、A6、A8四個系列,E2及A4屬於雙核心,而A6及A8是四核心。從下圖可得知AMD Llano所對應的是Intel Core i3-2100以下的產品等級。

目前入手的這顆為Llano A8-3800非市售版。預設時脈2.4GHz,Boost可到2.7GHz

FM1腳位,有人數過有905隻針腳,小弟沒時間也懶得驗證...

基本上Llano 處理器它的大小及外觀都與AM系列相同。

腳位上當然絕對是不一樣的。

接著來看看主機板的部份,入手的這張為技嘉GA-A75-UD4H,也是非市售版本。先前Computex展中就已經有曝光過。

FM1的Socket,散熱器扣具與AM系列相同,可以沿用。

CPU供電的部份。

CPU供電需接8PIN電源。

四個DDR3記憶體插槽,預設可支援到DDR3 1866或更高(超頻)。

散熱器底下是AMD A75晶片。

主機板上有5個SATA 6Gbps接口。

居然有兩組前置USB 3.0 19pin的擴充槽。

另外主機板上還提供了四組(8個)USB 2.0擴充槽,以及一個1394。

擴充卡的部分有兩個PCI-E x16插槽,可組成CrossFire,另外有三個PCI-E x1 、兩個PCI。

因為CPU內建顯示的關係,輸出入埠看起來相當豐富。保留了PS2鍵盤、滑鼠插孔,顯示的部份有D-SUB、DVI、HDMI、Display Port。另外則有6個USB(4個USB 3.0)、eSATA、光纖及多聲道輸出。

下一頁-A75-UD4H BIOS簡介
[multipage=A75-UD4H BIOS簡介]
測試平台
CPU: AMD Llano A8-3800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GT
RAM: GSKILL DDR3 1600 2GBx2
MB: GIGABYTE GA-A75-UD4H
VGA: 內建 HD 6550D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Tt 1350W
OS: Windows 7 64bit
BIOS的部份,技嘉這張A75-UD4H有加入超頻的選項,基本上與其他的平台差不多,有倍頻、外頻、電壓甚至有Performance Boost的倍頻可調整。

內顯設定的部份,可自行分配記憶體多寡。

顯示核心時脈預設為600MHz,也可以調整超頻。

CPU倍頻,最高可至47。

CPU外頻,最高可至500。

記憶體除頻的部份有五種可選,以預設值200來計算就是800、1066、1333、1600、1866MHz。

記憶體參數也可以自行調整。

超頻不可少的電壓調整。
CPU最高可+0.6V,間距0.025V。

CPU NB VID最高可+0.6V,間距0.025V。

DDR3記憶體電壓最高可加到2.135V,間距0.005V。

CPU PLL電壓最高可加到2.9V,間距0.02V。

下一頁-預設值測試
[multipage=預設值測試]
來看看測試平台的相關資訊。CPU-Z及GPU-Z都無法正確判斷出這顆A8-3800的資訊。A8-3800的預設時脈為2.4GHz(24x100),L2快取為1MBx4,並沒有L3。

先來點CPU測試的基本小菜。
SuperPI 1M:54.382
CPUmark99:187

SuperPI 8M:10m38.494s

AIDA64 記憶體頻寬
Read:8602 MB/s
Writr:6155 MB/s
Copy:9171 MB/s

Nuclearus:9578

CINEBENCH R10
1 CPU:1556
x CPU:10393
Open GL:4793

CINEBENCH R11.5
OpenGL:28.94 fps
CPU:2.89 pts

3Dmark06:6616

3Dmark Vantage:4019

3Dmark11 Entry:1764

下一頁-遊戲測試
[multipage=遊戲測試]
遊戲的部份,所有設定解析度皆為1920x1080,特效全開或調至最高,反鋸齒關閉。
快打旋風4:50.32

H.A.W.X DX9:54

H.A.W.X DX10:22

H.A.W.X 2 DX9:46

H.A.W.X 2 DX11:34

惡靈古堡5 DX9:29.0

惡靈古堡5 DX10:27.4

遊戲的部份在高解析度及特效全開調至最高的狀態下,內顯有這個成績算是相當理想。
以上是預設值的測試,不過有許多人應該都很納悶,這樣的效能,尤其是在CPU運算的部份,感覺是相當虛弱,SuperPI 及 CPUmark甚至都輸給了目前AMD的雙核。不過後來測試得知CPU-Z所判定的時脈雖然正確,但是CnQ所降的時脈並無法正確顯示,是一樣鎖在2.4GHz,改換HWinfo就可以正確顯示出,且發現了問題所在。
下一頁-還Llano清白!
[multipage=還Llano清白!]
以上的全預設值測試是包含開啟了CnQ模式,所以CPU在待機時會降下時脈到800MHz,不過在跑某些測試的時候卻也不是達2.4GHz的速度,以HWinfo監測大概只有800~1200MHz之間在運算,也就是算出來的成績幾乎是效能減半了,尤其是在不支援多工的測試軟體上更為明顯。臆測是主機板BIOS或是CPU本身在CnQ的控制上出了點問題,畢竟目前都還是在ES階段。
以下是直接關閉CnQ測試,主板雖不同但一樣是A75晶片。可參閱:http://forum.coolaler.com/showthread.php?t=266864
括弧內是先前有開CnQ預設的成績。
SuperPI 1M:29.219(54.382)
CPUmark99:382(187)

SuperPI 8M:5m20.518s(10m38.494s)

AIDA64 記憶體頻寬
Read:8677 MB/s(8602 MB/s)
Writr:6183 MB/s(6155 MB/s)
Copy:9521 MB/s(9171 MB/s)

Nuclearus:9838(9578)

CINEBENCH R10
1 CPU:2857(1556)
x CPU:10071(10393)
Open GL:5073(4793)

CINEBENCH R11.5
OpenGL:26.34 fps(28.94 fps)
CPU:2.90 pts(2.89 pts)

3Dmark06:6262(6616)

3Dmark Vantage:3674(4019)

3Dmark11 Entry:1690(1764)

從上面應該可以很明顯的看出,HWinfo可正確判斷出CPU時脈,A8-3800在預設值的情況下有Boost加持,速度會在24~27倍頻之間。測試時以CPU不支援多工的部份最為明顯,幾乎都差了將近一倍左右的效能落差,居然會是因為CnQ的關係所造成,不過在正式版應該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另外A75M-UD2H的內顯成績居然明顯比A75-UD4H低,應該正式版就會有所改善?
下一頁-誇張?不加壓5.5GHz!
[multipage=誇張?不加壓5.5GHz!]
超頻的部份。經過一番測試,不加壓最高大概可以到47x117=5499MHz,外頻47已經是最高了。這樣的幅度相當驚人,原本預設時脈也只有2.4GHz,幾乎是翻了兩倍多,不過也是因為工程樣品的關係不鎖倍頻,市售版可能是會鎖倍頻的,挺可惜的,若市售也可以這樣玩,倒是挺有趣的。
先來看看5.4GHz的成績
CPU:47x115=5405MHz
RAM:DDR3 1532 CL9-9-9-24
SuperPI 1M:23.958
CPUmark99:485

SuperPI 8M:4m25.138s

AIDA64 記憶體頻寬
Read:8836 MB/s
Writr:7122 MB/s
Copy:10299 MB/s

Nuclearus:13061

3Dmark06:7278

3Dmark Vantage:4366

3Dmark11 Entry:1950

CINEBENCH R10
1 CPU:3541
x CPU:12973
Open GL:6112

CINEBENCH R11.5
OpenGL:30.49 fps
CPU:3.68 pts

接著是5.5GHz的成績。換到A75M-UD2H這張的BIOS比較新一些,超頻幅度感覺有比A75-UD4H高一些,可以到5.5GHz。
CPU:47x117=5499MHz
RAM:DDR3 1556 CL9-9-9-24
括弧後為同平台預設值的成績
SuperPI 1M:23.806(29.219)
CPUmark99:489(382)

SuperPI 8M:4m21.550s(5m20.518s)

AIDA64 記憶體頻寬
Read:8979 MB/s(8677 MB/s)
Writr:7243 MB/s(6183 MB/s)
Copy:10380 MB/s(9521 MB/s)

Nuclearus:13180(9838)

CINEBENCH R10
1 CPU:3631(2857)
x CPU:12859(10071)
Open GL:6210(5073)

CINEBENCH R11.5
OpenGL:30.93(26.34 fps)
CPU:3.7(2.90 pts)

3Dmark06:7436(6262)

3Dmark Vantage:4466(3674)

3Dmark11 Entry:1989(1690)

雖然說從2.4GHz超到5.5GHz,幅度驚人,但是效能提昇並沒有依幅度成長,這有可能就是Simplified網友所說的1.75倍的關係,不過個人覺得1.75倍不能從原始時脈開始算,而是所超頻的幅度。實際上原始時脈2.4GHz仍舊是2.4GHz不變,只是超頻的幅度並沒有像BIOS所調整的那麼誇張,因為按照常理及經驗,所超頻的幅度大約就差不多等於效能所提昇的幅度,不過測試的落差看來,2.4GH提升到5.5GHz僅增加了28%左右的效能。
不過超頻似乎並不是AMD Llano的重點,畢竟正式版推出極有可能會鎖倍頻,姑且不論超頻,CPU效能其實並不是很理想,同時脈下跟自家的Athlon II X4差不多(可能還更低),不過勉強能接受,AMD Llano是定位於中低階,內顯仍然是最大的賣點之一,3Dmark06達6000分以上幾乎是一張2000元左右顯卡的效能,這才是AMD最大目的,以這樣的效能大概可以順跑所有中階甚至高階的線上遊戲(當然特效跟解析度設定可能要調整一下),最後的最後就是看市場價格反應玩家是否買單了。
附件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