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是AMD Llano正式解禁的日子,其實在AMD Llano尚未推出之前,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消息,也大略知道Llano內顯的威力。Llano是屬於APU融合處理器,也就是CPU加上GPU,像是Intel的Sandy Bridge處理器,兩者是包在一起的。不久前小弟就有測試過A8-3800,不過那時候都仍是工程樣品,這次雖然也不是市售版,但入手的CPU完成度應該是相當接近。
AMD Llano 雖然於30日解禁,但主機板會率先推出,CPU要到7月3日才正式開賣。首批Llano將有A8及A6兩種,最主要差異在於內建的顯示晶片,A8搭載HD6550D而A6則是HD6530D,這兩者的核心數及規格也不一樣,當然A6是比較低的那款。
AMD第一批釋出將在7月3日開始販售的的Llano有A8-3850以及A6-3650兩個型號,分別為2.9GHz以及2.6GHz,台灣區的建議售價則是4500元以及3900元。其實在第一批列表之中的還有A8-3800以及A6-3600,可能稍晚才會上市。
這次所使用測試的主機板為GIGABYTE的A75M-UD2H,這次有外盒了。
配件有說明書、安裝手冊、4條SATA線、光碟軟體、檔板、Dolby貼紙。
A75M-UD2H採Micro-ATX的大小。
AMD FM1的腳座。
CPU供電的部份。
記憶體的部份,4個DDR3 DIMM最高可支援32GB,時脈達1866以上(超頻)。
五個SATA 6Gbps接口。
有一個USB 3.0擴充接口。
兩個PCI-E x16插槽,可支援CF。另外還有一個PCI-E x1插槽以及一個PCI插槽。
輸出入埠。顯示的部份相當豐富有HDMI、Display Port、D-SUB、DVI,另外也有兩個USB 3.0的介面。
AMD Llano A8-3850 時脈為2.9GHz,GPU為600MHz,內建400個Radeon核心,並包含4MB 的L2快取記憶體,散熱設計功率(TDP)為100瓦。
下一頁-預設基本測試
[multipage=預設基本測試]
測試平台
CPU: AMD Llano A8-3850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GT
RAM: GSKILL DDR3 2133 2GBx2
MB: GIGABYTE GA-A75M-UD2H
VGA: 內建 HD 6550D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LEPA G800 80+Gold 800W
OS: Windows 7 64bit
先來預設盤,不超頻,看看跟先前測試的有沒有較大的差異。
SuperPI 1M:25.865s
CPUmark99:453
SueprPI 8M:4m47.275s
AIDI64 Memory Benchmark
Read:7874 MB/s
Write:6197 MB/s
Copy:9159 MB/s
Nuclearus Multi Core:12315
CINEBENCH R10
1 CPU:3366
x CPU:12004
OpenGL:5330
CINEBENCH R11.5
OpenGL:26.32 fps
CPU:3.35 pts
3Dmark06:6372
3Dmark Vantage:P3968
3Dmark11 Entry:1697
3Dmark11 Performance:1025
遊戲的部份簡單測兩樣,惡靈古堡5及快打旋風4,解析度皆為1920x1080,特效皆全開或最高,反鋸齒關閉。
惡靈古堡5 DX9:25.9
惡靈古堡5 DX10:24.4
快打旋風4:45.11
下一頁-超頻測試
[multipage=超頻測試]
接著是大家比較期待的超頻部分。Llano鎖不鎖倍頻應該是大家所關切,手上這顆雖非市售版,但應該跟盒裝沒有兩樣,在技嘉的這張A75M-UD2H雖然可以調整外頻,但遺憾的是沒有任何的作用。
從下面可以看出,只調整了倍頻到36,CPU-Z可以辨識出為3600MHz,但是跑了SuperPI 1M仍舊是26秒,成績並沒有任何的進步。或許你可能會覺得SuperPI 準嗎?(這個稍後會有其他測試)但從HWinfo可以看出CPU Status降到了80.6,這個神祕的數字乘以36剛好是2900MHz,一點也不詭異,也就是A8-3850的預設時脈。
超頻的部份,經過幾番測試,倍頻若不變29,外頻最高大概可以到131,不過並無法全部通過測試,CPU比較嚴格的部份就掛了,降到127x29大概就能穩跑,BIOS內只調整CPU電壓為1.525V,其餘電壓都沒變。記憶體不太爭氣只跑DDR3 1692。
括弧後為預設值的成績。
SuperPI 1M:20.467s(25.865s)
CPUmark99:573(453)
SueprPI 8M:3m46.653s(4m47.275s)
AIDI64 Memory Benchmark
Read:9887 MB/s(7874 MB/s)
Write:8124 MB/s(6197 MB/s)
Copy:11491 MB/s(9159 MB/s)
Nuclearus Multi Core:15030(12315)
CINEBENCH R10
1 CPU:4303(3366)
x CPU:14475(12004)
OpenGL:5330
CINEBENCH R11.5
OpenGL:33.56 fps(26.32 fps)
CPU:4.01 pts(3.35 pts)
3Dmark06:8020(6372)
3Dmark Vantage:P4883(P3968)
3Dmark11 Entry:2141(1697)
3Dmark11 Performance:1303(1025)
惡靈古堡5 DX9:32.7(25.9)
惡靈古堡5 DX10:31.0(24.4)
快打旋風4:58.76(45.11)
在回到剛剛倍頻的問題,這次一樣在127外頻,但是調整了倍頻到32,比上面29要多一些,時脈也上到了4GHz,不過CPUmark99 以及PI 1M一樣分數差不多,仍在29x127的水準,從HWinfo的監測也看到了CPU Status也很聰明的自動幫你降到115.1。
那是不是有個臨界點?直接上到6GHz,看起來是很威風,但實際成績並沒有增進,CPU Status還是降到了79。
那3D效能會增進嗎?還是一樣...
倍頻無法調整,那換玩記憶體,終於也爬上了2000。除頻比為1比8,上DDR3 2000之後,3Dmark06增加幅度不少,比起先前127外頻上DDR3 1692跑8020分要高出了八百分。
3Dmark Vantage也高出了五百多分。
Llano最主要GPU效能要高分數要漂亮,跟記憶體除頻有相當大的關係,除頻比越高GPU就越快,換言之就是記憶體要夠強,像小弟手邊這隻1:9.33無法直接開機,只能跑1:8,所以3Dmark06要破萬還有一段距離。
下一頁-溫度與功耗
[multipage=溫度與功耗]
接著是溫度與功耗的測試,室溫28度,空調。
以執行3Dmark11時做記錄,分別測試預設值以及超頻的功耗及功溫。
預設值,跑完3Dmark11最高溫落在約43度,最低溫11度?!
預設值待機,整機功耗約38W。
3Dmark11最高功耗約落在118W。
超頻(時脈127x29, 電壓1.525V),跑完3Dmark11最高溫落在約64度,最低溫23度
預設值待機,整機功耗約76W。
3Dmark11最高功耗約落在184W。
下一頁-與Athlon II及Phenom II效能比較
[multipage=與Athlon II及Phenom II效能比較]
主要是針對CPU的效能做比較,在同時脈下一樣四核心的Llano、Athlon II、Phenom II到底會有多少差異。其實之前一些Llano的基本測試大概就能得知,效能跟先前的架構相比似乎沒有很大的改變,不過到底差多少?
CPU的部份,Athlon II是採用 X4 645,Phenom II 是X4 970BE,兩者測試時都降頻到2.9GHz與Llano A8-3850時脈相同,顯示卡的部份也找來一張入門等級的HD6450來搭配,測試平台如下。
Athlon II、Phenom II 測試平台
CPU: AMD Athlon II X4 645、Phenom II X4 970BE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 GT
RAM: GSKILL DDR3 2133 2GBx2
MB: GIGABYTE 890FXA-UD7
VGA: AMD HD 6450 公版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LEPA G900 80+金牌 900W
OS: Windows 7 64bit
測試圖就省略不貼,如需要參考,請至 http://forum.coolaler.com/showthread.php?t=268700
處理器的效能部份,與Athlon II相比Llano 幾乎是皆贏,不過差距並不多,最小只有0.3%,最大為CPUmark99,有20%。若與Phenom II相比,算是互有輸贏,不過整體看來Phenom II似乎還是效能高一些,但不多,約1~2%。至於顯示的效能就更不用說,連自家6系列的入門卡HD6450都被慘電。
AMD Llano 雖然於30日解禁,但主機板會率先推出,CPU要到7月3日才正式開賣。首批Llano將有A8及A6兩種,最主要差異在於內建的顯示晶片,A8搭載HD6550D而A6則是HD6530D,這兩者的核心數及規格也不一樣,當然A6是比較低的那款。

AMD第一批釋出將在7月3日開始販售的的Llano有A8-3850以及A6-3650兩個型號,分別為2.9GHz以及2.6GHz,台灣區的建議售價則是4500元以及3900元。其實在第一批列表之中的還有A8-3800以及A6-3600,可能稍晚才會上市。

這次所使用測試的主機板為GIGABYTE的A75M-UD2H,這次有外盒了。

配件有說明書、安裝手冊、4條SATA線、光碟軟體、檔板、Dolby貼紙。

A75M-UD2H採Micro-ATX的大小。

AMD FM1的腳座。

CPU供電的部份。

記憶體的部份,4個DDR3 DIMM最高可支援32GB,時脈達1866以上(超頻)。

五個SATA 6Gbps接口。

有一個USB 3.0擴充接口。

兩個PCI-E x16插槽,可支援CF。另外還有一個PCI-E x1插槽以及一個PCI插槽。

輸出入埠。顯示的部份相當豐富有HDMI、Display Port、D-SUB、DVI,另外也有兩個USB 3.0的介面。

AMD Llano A8-3850 時脈為2.9GHz,GPU為600MHz,內建400個Radeon核心,並包含4MB 的L2快取記憶體,散熱設計功率(TDP)為100瓦。

下一頁-預設基本測試
[multipage=預設基本測試]
測試平台
CPU: AMD Llano A8-3850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GT
RAM: GSKILL DDR3 2133 2GBx2
MB: GIGABYTE GA-A75M-UD2H
VGA: 內建 HD 6550D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LEPA G800 80+Gold 800W
OS: Windows 7 64bit
先來預設盤,不超頻,看看跟先前測試的有沒有較大的差異。
SuperPI 1M:25.865s
CPUmark99:453

SueprPI 8M:4m47.275s

AIDI64 Memory Benchmark
Read:7874 MB/s
Write:6197 MB/s
Copy:9159 MB/s

Nuclearus Multi Core:12315

CINEBENCH R10
1 CPU:3366
x CPU:12004
OpenGL:5330

CINEBENCH R11.5
OpenGL:26.32 fps
CPU:3.35 pts

3Dmark06:6372

3Dmark Vantage:P3968

3Dmark11 Entry:1697

3Dmark11 Performance:1025

遊戲的部份簡單測兩樣,惡靈古堡5及快打旋風4,解析度皆為1920x1080,特效皆全開或最高,反鋸齒關閉。
惡靈古堡5 DX9:25.9

惡靈古堡5 DX10:24.4

快打旋風4:45.11

下一頁-超頻測試
[multipage=超頻測試]
接著是大家比較期待的超頻部分。Llano鎖不鎖倍頻應該是大家所關切,手上這顆雖非市售版,但應該跟盒裝沒有兩樣,在技嘉的這張A75M-UD2H雖然可以調整外頻,但遺憾的是沒有任何的作用。
從下面可以看出,只調整了倍頻到36,CPU-Z可以辨識出為3600MHz,但是跑了SuperPI 1M仍舊是26秒,成績並沒有任何的進步。或許你可能會覺得SuperPI 準嗎?(這個稍後會有其他測試)但從HWinfo可以看出CPU Status降到了80.6,這個神祕的數字乘以36剛好是2900MHz,一點也不詭異,也就是A8-3850的預設時脈。

超頻的部份,經過幾番測試,倍頻若不變29,外頻最高大概可以到131,不過並無法全部通過測試,CPU比較嚴格的部份就掛了,降到127x29大概就能穩跑,BIOS內只調整CPU電壓為1.525V,其餘電壓都沒變。記憶體不太爭氣只跑DDR3 1692。
括弧後為預設值的成績。
SuperPI 1M:20.467s(25.865s)
CPUmark99:573(453)

SueprPI 8M:3m46.653s(4m47.275s)

AIDI64 Memory Benchmark
Read:9887 MB/s(7874 MB/s)
Write:8124 MB/s(6197 MB/s)
Copy:11491 MB/s(9159 MB/s)

Nuclearus Multi Core:15030(12315)

CINEBENCH R10
1 CPU:4303(3366)
x CPU:14475(12004)
OpenGL:5330

CINEBENCH R11.5
OpenGL:33.56 fps(26.32 fps)
CPU:4.01 pts(3.35 pts)

3Dmark06:8020(6372)

3Dmark Vantage:P4883(P3968)

3Dmark11 Entry:2141(1697)

3Dmark11 Performance:1303(1025)

惡靈古堡5 DX9:32.7(25.9)

惡靈古堡5 DX10:31.0(24.4)

快打旋風4:58.76(45.11)

在回到剛剛倍頻的問題,這次一樣在127外頻,但是調整了倍頻到32,比上面29要多一些,時脈也上到了4GHz,不過CPUmark99 以及PI 1M一樣分數差不多,仍在29x127的水準,從HWinfo的監測也看到了CPU Status也很聰明的自動幫你降到115.1。

那是不是有個臨界點?直接上到6GHz,看起來是很威風,但實際成績並沒有增進,CPU Status還是降到了79。

那3D效能會增進嗎?還是一樣...

倍頻無法調整,那換玩記憶體,終於也爬上了2000。除頻比為1比8,上DDR3 2000之後,3Dmark06增加幅度不少,比起先前127外頻上DDR3 1692跑8020分要高出了八百分。

3Dmark Vantage也高出了五百多分。

Llano最主要GPU效能要高分數要漂亮,跟記憶體除頻有相當大的關係,除頻比越高GPU就越快,換言之就是記憶體要夠強,像小弟手邊這隻1:9.33無法直接開機,只能跑1:8,所以3Dmark06要破萬還有一段距離。
下一頁-溫度與功耗
[multipage=溫度與功耗]
接著是溫度與功耗的測試,室溫28度,空調。
以執行3Dmark11時做記錄,分別測試預設值以及超頻的功耗及功溫。
預設值,跑完3Dmark11最高溫落在約43度,最低溫11度?!

預設值待機,整機功耗約38W。

3Dmark11最高功耗約落在118W。

超頻(時脈127x29, 電壓1.525V),跑完3Dmark11最高溫落在約64度,最低溫23度

預設值待機,整機功耗約76W。

3Dmark11最高功耗約落在184W。

下一頁-與Athlon II及Phenom II效能比較
[multipage=與Athlon II及Phenom II效能比較]
主要是針對CPU的效能做比較,在同時脈下一樣四核心的Llano、Athlon II、Phenom II到底會有多少差異。其實之前一些Llano的基本測試大概就能得知,效能跟先前的架構相比似乎沒有很大的改變,不過到底差多少?
CPU的部份,Athlon II是採用 X4 645,Phenom II 是X4 970BE,兩者測試時都降頻到2.9GHz與Llano A8-3850時脈相同,顯示卡的部份也找來一張入門等級的HD6450來搭配,測試平台如下。
Athlon II、Phenom II 測試平台
CPU: AMD Athlon II X4 645、Phenom II X4 970BE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 GT
RAM: GSKILL DDR3 2133 2GBx2
MB: GIGABYTE 890FXA-UD7
VGA: AMD HD 6450 公版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LEPA G900 80+金牌 900W
OS: Windows 7 64bit
測試圖就省略不貼,如需要參考,請至 http://forum.coolaler.com/showthread.php?t=268700

處理器的效能部份,與Athlon II相比Llano 幾乎是皆贏,不過差距並不多,最小只有0.3%,最大為CPUmark99,有20%。若與Phenom II相比,算是互有輸贏,不過整體看來Phenom II似乎還是效能高一些,但不多,約1~2%。至於顯示的效能就更不用說,連自家6系列的入門卡HD6450都被慘電。
附件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