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http://news.mydrivers.com/pages/20061107093648_77593.htm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造出了一款新型芯片,雖然運行頻率只有500MHz,但浮點性能高達5120億次操作每秒。原因何在?它有512個核心。
這是一顆數學協處理器,被稱為「Grape DR」,安裝在PCI-X附加卡上,用作系統中央處理器的輔助動力。芯片內有3億個晶體管,表面積17×17mm,最大功耗60W。
「Grape DR」芯片的512個核心分為16組,每組32個,分別用於處理某一類型的浮點指令。處理器的每個核心都能執行單獨一條數學指令,如浮點加法或浮點乘法,而且各個核心共享緩存。
東京大學在2004年就開始了「Grape DR」項目的研究,並預計在2008年達到2000萬億浮點操作每秒,不過屆時會有多少個核心還沒確定。
今年9月底,Intel曾在IDF秋季論壇上宣佈完成80核心處理器原型,主頻3.1GHz,浮點性能每秒1萬億次運算,並預計在5年內投入實用。
更多圖文報道可以參考這裡(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2006/1106/tokyou.htm )。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造出了一款新型芯片,雖然運行頻率只有500MHz,但浮點性能高達5120億次操作每秒。原因何在?它有512個核心。
這是一顆數學協處理器,被稱為「Grape DR」,安裝在PCI-X附加卡上,用作系統中央處理器的輔助動力。芯片內有3億個晶體管,表面積17×17mm,最大功耗60W。
「Grape DR」芯片的512個核心分為16組,每組32個,分別用於處理某一類型的浮點指令。處理器的每個核心都能執行單獨一條數學指令,如浮點加法或浮點乘法,而且各個核心共享緩存。
東京大學在2004年就開始了「Grape DR」項目的研究,並預計在2008年達到2000萬億浮點操作每秒,不過屆時會有多少個核心還沒確定。
今年9月底,Intel曾在IDF秋季論壇上宣佈完成80核心處理器原型,主頻3.1GHz,浮點性能每秒1萬億次運算,並預計在5年內投入實用。
更多圖文報道可以參考這裡(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2006/1106/tokyou.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