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S

    如何以WDS串起兩台IP分享器?

    一條網路線,網路出口接在DIR300上網,520GU只是買來當作無線網路印表機伺服器來用而已(所以520GU的DHCP我關掉了,由DIR300來配發IP 1. 兩個具有WDS功能的AP................................................兩台AP皆有WDS已確認 2. 兩個AP的SSID要相同 ...................................................兩台AP已設定為相同的SSID 3. 兩個AP使用的無線網路頻道必須相同...
  2. S

    如何以WDS串起兩台IP分享器?

    硬體連接方式: 華電-->小烏龜-->DIR300.B1(DDWRT.14896)-->))))))無線WDS串接))))))-->WL520GU(原廠3.0.1.4)-->USB印表機 以上是原本的預定計畫,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變化就是WDS串接失敗這麼簡單而已 所有電腦以有線和無線的方式連接到DIR300做為主要分享器,設定為192.168.1.1,DHCP配發打開,從192.168.1.100開始發(前面的2~99可以用手動指定來使用),WDS打開並且輸入520GU的MAC...
  3. S

    3C.網通 Continuance 創意USB 3號充電電池

    不用太認真啦...拿出處去查(其實也不用查,看到名字就猜得到一半了)就知道這不是實際產品,只是個概念 剩下要看有沒有哪家廠商真的跑去實作了。沒人覺得那些圖片一看就是PS出來的或者比例不對嗎?(拿顆三號電池和隨身碟之類的USB插頭比大小,你會發現...
  4. S

    處理器 雙路推土機Linux下性能曝光

    開版的抓圖明明就比I5-2500K快了兩倍不止...注意圖表上的英文說明啊,這是越低越好的測試(因為是計時測試 不過去引用來源看,好像不是都贏的這麼爽......
  5. S

    顯示卡 HTPC的好選擇,AMD Radeon HD 6450進入零售市場

    多慮了,剛從THG看過評測,大概只到HD5550的3/4而已或者更少,估計只有HD4670的2/3,比這些都高的HD5670贏的毫無懸念
  6. S

    VIA威盛推出新款Pico-ITX超小型主機板EPIA-P830

    交通管理... ...紅綠燈和小綠人用DX9嗎,捷運站跑馬燈用DX9嗎(聽起來好強大哈哈哈哈哈哈哈..笨死了 把事情說回技術宣示吧,INTEL的技術宣示大概就是超多X86核心的處理器系統,VIA的技術宣示則是[我的系統耗電和體積小得足以做成手機],AMD的大概就是FUSION了。甚至在一些情況下(網通產品,你看過NAS還是HUB接螢幕秀3D了?),根本不需要接螢幕,顯示支援16色都是浪費... 我擔心的是VIA的東西在LINUX上面跑起來如何...在印象裡VIA和SIS碰到WIN以外就虛掉了...差不多是完全靠社群的那種感覺,不知道幾年沒碰有沒有好一點...
  7. S

    AMD 新版Catalyst Control Center(CCC)介面登場

    LOGO也改掉了...這次測反鋸齒用的飄揚的ATI旗子會被換成啥咧XD
  8. S

    伴隨Bulldozer推土機 AMD 9系晶片組明年Q2發佈

    內顯效能相比8系列沒有顯著提升嗎... 然後880G相比785G也沒有顯著提升... ... ...等等,意思是說9系內顯和785G比起來差沒多少嗎?那這樣最強內顯變成是山貓了嗎!?這哪招 (不用等9系列了,明天就去買新板子來換好了;em44;
  9. S

    AMD:桌面推土機採用AM3+

    ...好像不小心賺到了,現在正好是拿AM3的速龍2裝在AM2的舊板子上撐著用,等明年第二季正好把撐著用的板子換掉,CPU一樣沿用XD
  10. S

    AMD明年四月份開始供貨Bulldozer處理器

    原來我連少數都算不上...我追求的是找出需求、效能、耗電和價格的平衡,而不只是跑分用的計算能力。就因為我知道自己只需要什麼就夠了,所以別人口中文書裝機的料也可能變成我的高階機種... 舉例說,我現在的遊戲用主機,就只是E5200+HD4350而已...原因很簡單,我知道我玩的是不怎麼操的MMORPG,用的更好也許可以更省電,但是會傷了我的錢包,而HD4350已經不算很耗電的卡了,要再往下壓也是徒勞(那我的工作機呢?780G... 我對推土機的期望主要是更好的每瓦效能和更低的成本。不過依照慣例我會先觀望,確定沒有意料之外的茶包才會納入考慮 對不起,我認真了OTL
  11. S

    Fusion APU首款晶片組Hudson D1規格細節

    對NETBOOK來說真的有點高...6W的南橋 第一代ATOM的CPU耗電4W SIS的672北橋耗電3W 第一代ATOM的行動款CPU耗電2W(Z系列) 感覺耗電和規格(尤其是支援PCI和6個SATA這兩點)比較像是NETTOP用的東西
  12. S

    大量Bug修復 + 整體遊戲效能提升-ATI 10.7更新內容

    顯卡附的驅動,通常是製造商壓製隨附軟體光碟時的最新版本再加上一些小修改(改成製造商的圖示或者加入一點小改變之類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用顯卡光碟的驅動,那你顯卡哪時買的你就是用那個幾年前的古老驅動版本... ...當然少數從頭到尾只有一個版本驅動程式的可憐顯示晶片就不必在意這個了(SIS末期...太多年前的顯示卡例如RIVA128還是S3之類的... 另外ATI官網可以選擇要抓哪個語言的驅動...其實準確的說,驅動程式沒有分語言,有分的是面向使用者的控制程式CCC,所以抓CCC的時候記得選你需要的語言
  13. S

    Fusion將內建Redwood主流級別顯示核心

    ...所以他的CPU等級到哪邊?
  14. S

    Intel 第四季將採用 34nm 推出 320GB SSD

    還好我的筆電用任何SSD都是一種浪費......
  15. S

    俄羅斯怪人展示所搜藏上千顆處理器

    我也想看看蘇聯U... 當年PENTIUM時代記得好幾家在做X86...印象中IBM也有做(那時INTEL以外的廠商很喜歡用5X86、6X86之類的型號
  16. S

    市調:Q2超微獨立繪圖IC市佔大增至51%,超越Nvidia

    要說風水輪流轉,當年被NV和INTEL夾殺的VIA比較有資格笑一下...只有一下,因為VIA現在快要不知到哪裡去了
  17. S

    七喜轉投AMD懷抱挑戰英特爾

    ARM笑而不語
  18. S

    「牽機」CHANGE 改變你使用電腦的習慣?

    如果算從按下電源按鈕的話...因為我硬體除了維護以外通常只做重開機,所以除了硬體維護完成和不小心戳到以外,電源按鈕是沒什麼必要性... 一般來說,因為一次開機會用很久才重開機,所以每次重開機大概花掉1個小時... 關閉所有動作中程式、更新系統(因為時常有需要重開機的UPDATE所以每次拖到真的要重開機了都一大堆更新慢慢跑)、關機重啟、讀入OS和部分此時才完成的更新動作、進入桌面與讀入應用程式 那這一小時我在做什麼呢? 答案是用其他電腦XDDD一般來說除非是牽一髮動全身的硬體維護(電源或者網路)不然電腦是不會同時關機的。那真正關機斷電的時候我在幹嘛...
  19. S

    [平台升級]CPU綁RAM再綁主機板的搭配問題

    感謝推薦,這張看來還蠻符合要求的...除了好像不太好找以外(網拍兜圈圈ING,那個某屋我沒弄錯的話,今天去問說沒了;em44; 說明一下為什麼我要多弄個平台出來,而不直接用擴充卡... 除了LINUX底下驅動不保證完善之類的問題,有個更關鍵的就是我要在新買的零件上面先裝好LINUX跑一段時間(按照慣例要一個月或更久吧)直到我確定它的工作狀況可以信賴,我才會把跑WIN2000的現役EM機上面的東西全部搬到新平台上面,而且要解決的問題也真的不少: 我必須想辦法在新的機器(LINUX)弄出網芳或者FTP之類的替代方案而且要穩定工作(直接開影片檔來看甚至掛映像檔之類的)...
  20. S

    [平台升級]CPU綁RAM再綁主機板的搭配問題

    剛才發現我傻掉了...技嘉MA74GM-S2只有4個SATA...所以計畫1幾乎確定綁死740GTM-P23了...為什麼沒有數位輸出啊O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