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ChangChingYao

    AORUS X5拆機介紹與PLEXTOR M6E測試

    按照慣例,這篇我將會介紹X5內部的細項 在這種薄型機內還做SLI,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所以我們首先先來看看這台X5使用的散熱器 拆下散熱器後翻到背面,三個晶片都採用銅底做導熱 這組散熱器是可分開的,分成左右兩邊,這邊是右邊散熱器 這組則是左邊的散熱器 風扇是使用力致科技所生產的風扇,規格為5V 0.5A 擦掉散熱膏後,銅底的面積還蠻大的 另一邊的CPU與GPU銅底 導管結合的地方也採用銅底 俯瞰拆掉散熱器的主板,黑色的PCB板 雖會增加維修查線的難度,但也能證明技嘉對於板子的穩定性有一定信心...
  2. ChangChingYao

    AORUS X5 強勢登場,基本開箱介紹

    經過測試,已經確定插擷取卡的插槽是做COMBO設計了 把擷取卡拿下,將原本在上方的SSD移至下方插槽 原本SSD在SATA Port 4的位置 現在已經移到SATA Port 1了 所以證明該插槽也是可支援SATA介面的M.2 SSD 接著裝上PLEXTOR M6E 256G的SSD 進入系統後,做測試,效能表現上與原廠標示的差不多 讀可到700MB左右,寫也可到550MB左右 這樣的設計就與MSI的GE62一樣,都是3個M.2 SSD插槽 其中一個也是做COMBO設計,所以最多可組到3張SSD做RAID0
  3. ChangChingYao

    AORUS X5 強勢登場,基本開箱介紹

    這次非常有幸的可以拿到AORUS X5的機器做測試 相信有在關注AORUS系列筆電的朋友對這台應該都不陌生 此次搭配的顯示卡一樣採SLI設計,不過使用的是GTX965M的晶片組 在其他規格與相關硬體配置上,有什麼差異,底下會一一介紹 首先在外盒上與其他AORUS系列差異不大,外盒內一樣裝著內盒 四周再使用緩衝材料固定 打開內盒,就可看到筆電主體,使用黑色棉套套住 筆電的外型與X7看似雷同,僅有一些小地方做變更 鍵盤的配置,左邊一樣有多功能的巨集鍵 電源開關也印有AORUS的LOGO 啟動時會發出白光...
  4. ChangChingYao

    AORUS X3 Plus V3 GTA5與暗黑3遊戲實測

    哈...是不便宜,不過對比目前市面上有在販售同等級的筆電來說 價格已經不算太貴了。 當然這種機器就是要提供常移動又需高效能需求的使用者 對他們來說,如果可達需求,蠻多人都還是會狠下心來買的XD
  5. ChangChingYao

    AORUS X3 Plus V3 GTA5與暗黑3遊戲實測

    這一篇主要就針對電競筆電的本業,Play Games,來做測試 底下我選了兩款遊戲來做測試 第一款是大家蠻耳熟能詳的俠盜獵車手5 這款遊戲在硬體的需求上不算低 尤其對於CPU的負載也頗高的 所以在玩這款遊戲時,幾乎是CPU與GPU兩頭燒 而另一款則是多年前帶動電競筆電的大功臣,暗黑破壞神3 這款遊戲在當時也帶領了DIY與筆電的換機潮 可說是近年來數一數二的代表作遊戲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實測的狀態與結果 底下一樣會分兩種風扇模式 AUTO HIGH SPEED與MAX FAN 室溫的部分一樣採用冷氣維持在27度 首先我先使用GTA5來做測試...
  6. ChangChingYao

    AORUS X3 Plus V3燒機測試,MAX FAN模式下,超乎想像的冷

    這篇我將針對X3 Plus V3做一連串的燒機測試 來看看這款14吋的薄型電競筆電有多少能耐 室溫方面我一樣使用冷氣調整到27度,以維持整個測試環境的溫度標準 底下的測試我會分2種風扇模式來進行 技嘉自行研發的電競筆電,在風扇的轉速控制相當多元 這點我覺得還蠻不錯的,可依照使用者目前的使用環境與狀態去調整 不會只有全速或自動兩階,這點設計還蠻貼心的 AUTO HIGH SPEED模式 MAX FAN模式 首先先針對CPU來做一些壓力測試 第一套軟體使用的是LinX0.6.5版本 使用AUTO HIGH SPEED模式...
  7. ChangChingYao

    AORUS X3 Plus V3大部分解+更換散熱膏,溫度表現更加理想

    上一篇大至上把X3做了簡單的外觀與內部介紹 這一篇著重在於細部零件的介紹 讓大家可以更認識這台小霸王的優點 這篇主要就是把零件拆解,因螢幕轉軸與C件在製造時似乎就已經結合在一起 所以無法將面板與C件分開,大致上可快速分解的零件如下圖 X3的無線網路天線並沒有固定在螢幕周圍,而是在C件後方 這個位置是屬於X3使用塑膠殼的地方,較無金屬干擾 可讓無線網路的訊號不至於被遮蔽 螢幕轉軸則固定在中間偏左右的位置 而INTEL HM87晶片在X3的主機板上是做到另一邊 所以直接使用C件上的鋁合金來做散熱 可讓散熱面積更大...
  8. ChangChingYao

    AORUS X3 Plus V3散熱能力令人驚艷的小霸王開箱分享

    這次要為大家介紹重量級的機種 技嘉另一個品牌AORUS所推出的X3 Plus V3 這款機型在網路上較少看到網友分享,這次有機會拿到此款機型 接下來將會為大家詳細的介紹這台電競小霸王 AORUS系列在包裝上與技嘉自家的產品有所不同 個人是覺得內裝走較精緻路線 除了外盒外,還有一個黑色內盒將機器裝著 四邊還有緩衝材料固定住 打開包裝將機器拿出,13.9吋的螢幕,機身採黑色霧面為主體 鍵盤的配置,與技嘉的P34系列差異不大,只在左半部多了巨集鍵 觸控板使用一體式,與機身較不同的是表面採用亮面材質 觸控板底下該有的燈號皆有...
  9. ChangChingYao

    GIGABYTE P17F V3 安裝SanDisk X300 SSD與遊戲測試

    在前面大致上有提到此款P17F V3的原廠規格是不搭配mSATA SSD的 這樣的做法有個好處,就是可讓USER自行去外面購買更大容量的SSD來搭配 尤其現在的遊戲容量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如果只安裝128G的SSD 很快就會把SSD給塞滿,這樣對於SSD的效能與壽命都會有所影響 所以這次在採購P17F V3的同時,也順便購買了一顆SanDisk X300 256G mSATA 這顆MSATA SSD個人覺得C/P值還蠻不錯的,價格雖不是最低,但與INTEL一樣都採5年保固 在SanDisk X300系列裡總共推出2.5吋SATA、M.2...
  10. ChangChingYao

    GIGABYTE P17F V3原廠散熱膏與MX4散熱膏之比較

    上一篇有詳細介紹過P17F V3使用的散熱器,這篇我們就來針對這台的散熱做燒機的測試 底下我分別測試了原廠散熱膏與我自行購買的MX4散熱膏做比較 來看看是否有差異 因為考量散熱膏會有磨合期的問題,所以昨天特地開機一整天 讓MX4散熱膏可以做一些磨合,再來測試這次的差異性 室溫一樣使用冷氣維持在27度 風扇採全速運轉,這邊教大家怎麼開啟P17F與P15F的風扇全運轉 使用鍵盤上的FN+1按鍵就可開啟風扇全速運轉 開啟後在螢幕的左上角會看到FAN SPEED MAXIMUM 首先我們先使用原廠散熱膏來做測試...
  11. ChangChingYao

    GIGABYTE P17F V3 內部介紹與拆裝散熱器教學

    上一篇大至把P17F V3的外觀與內部規格稍微介紹了一下 這篇我們把重點放在更細微的地方,讓大家可以更了解這台P17F V3 P15F V3的內裝也幾乎相同,所以想了解P15F V3的朋友,也可參考這篇 我們首先先來看看P17F V3的散熱器,這組散熱器上一篇有稍微提到 採全銅散熱器,所以在散熱方面也會好上許多 但重量相對也會來的比較重 這組散熱器在CPU與GPU接觸面都使用銅底 散熱膏的部分,則採較乾性的散熱膏 所以散熱器拆下後如果要再裝回,勢必得更換散熱膏 散熱鰭片也是採用全銅鰭片 這在目前的筆電上比較少見了...
  12. ChangChingYao

    GIGABYTE P17F V3 開箱測試分享 Part1

    這幾天幫朋友訂購的P17F V3到貨了 這一台與他的兄弟機P15F V3有蠻多雷同之處 除了規格外,在散熱器與內裝的配置也幾近相同 所以對於P15F V3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P17F V3的一些介紹 在外箱上,技嘉採用的外箱都大同小異,裝機器的內箱採用彩色外盒 機器外型採黑色為主體,17.3吋的螢幕大小 因為是17.3吋的關係,所以整體的置手處也較15.6吋的筆電大 電源開關在右上角 左下角與電源開關旁有相關的指示燈 觸控板採用一體式的觸控方式,不過P17F V3的觸控板在按壓時較軟 手感還蠻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