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ChangChingYao

    AMD RYZEN 1700+MSI B350 TOMAHAWK,組成親民高效新平台

    你是想看CPU風扇變其他顏色嗎?
  2. ChangChingYao

    AMD RYZEN 1700+MSI B350 TOMAHAWK,組成親民高效新平台

    好的,有空再換回原廠散熱器測試看看
  3. ChangChingYao

    AMD RYZEN 1700+MSI B350 TOMAHAWK,組成親民高效新平台

    補充更新BIOS後的測試 MSI後來提供一版beta BIOS,記憶體時脈已可調整至2667 在CPU 4.0G與記憶體2667時的效能測試 AIDA64內的記憶體頻寬測試,讀取的頻寬可破4萬 CINEBENCH R11.5,記憶體時脈拉高後 效能也會有所提升 CINEBENCH R15在多工的分數也來到1746 3DMARK11 P模式分數差一點就破17000 X264 FHD BENCHMARK分數也有小提升 HyperPI 32M 16核心測試 時間縮短了1分多,這邊測試時AIDA64的監控軟體顯示最高溫99度 但應該是軟體誤判 底下使用AMD...
  4. ChangChingYao

    AMD RYZEN 1700+MSI B350 TOMAHAWK,組成親民高效新平台

    AMD經過四年的寒窗苦讀,終於在這個月初3號正式發表四年來的新CPU,命名為RYZEN 這次RYZEN可說是一鳴驚人,在第一波發表的RYZEN 7就是直接挑戰INTEL最高階的X99平台 以目前上市的三款CPU,都採8核心16執行緒設計 唯一的不同則在預設時脈與盒裝有無搭配散熱器 相關的CPU訊息AMD官網與各大論壇皆已公布,在這邊就跳過CPU的規格介紹 直接進入這篇的主題,RYZEN 1700搭配MSI B350 TOMAHAWK RYZEN 1700這顆CPU的價格是RYZEN 7裡最低價位 所以入手的門檻也是最低,搭配AMD B350晶片組的主機板 有支援M.2 NVMe...
  5. ChangChingYao

    MSI Z270 GAMING M3開箱超頻測試,便宜主板也能輕鬆上5G

    Kabylake上市一個多月,雖CPU與上代相比效能並無太大進步,但讓超頻玩家較感興趣的,則是新一代的I7 7700K在超頻上可再重回5G榮耀,網路大多的開箱文都搭配高階的Z270主板為主,在超頻上也都有不錯的表現,但較中價位的主機板,表現是否也能如此呢? 底下就使用MSI Z270 GAMING M3來搭配做測試,這塊主板以定位來說,是MSI在GAMING系列裡最入門的一款,但在主機板的設計上也不失GAMING主板該有的特色,底下會一一介紹。 搭配使用的CPU為I7 7700K 記憶體則是G.SKILL F4-4000C18D-16GTZKW 主機板MSI Z270...
  6. ChangChingYao

    AORUS X7 V6更多的效能測試分享

    續前篇,這篇會繼續介紹AORUS X7 V6的RAID功能及效能測試 最後則是遊戲時的溫度表現。 X7 V6與X5 V6相同,在M.2的插槽上都能支援雙NVMe做RAID的功能 不過在X7 V6與X5 V6的M.2插槽都有提供三個 但其中有一個插槽僅支援PCIe Gen 3 x2 所以在安裝NVMe SSD時要特別注意 底下也會利用圖片跟大家說明安裝哪兩個插槽 在介紹RAID前,先來看看拆下X7 V6散熱器後的細節部分 此款X7 V6在GPU端的供電與VRAM上都離晶片有較遠的距離 這樣的做法可以降低供電與VRAM被GPU的溫度影響 有效降低兩端的溫度...
  7. ChangChingYao

    AORUS X7 V6 挑戰旗艦桌機、效能散熱再進化

    AORUS搭載新一代的GTX10系列顯卡機型雖較技嘉其他機種晚推出 但在整體的改款上相較於技嘉其他機種來說,則有非常大的突破 在上一台AORUS X5 V6的介紹裡,可看出鍵盤的改變 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AORUS X7 V6在鍵盤上也與X5 V6相同的設計 使用RGB Fusion 單點全彩背光鍵盤,可放超過一千六百萬種獨一無二的燈彩效果 外觀上,X7 V6則有做小幅度的修改,底下也會針對修改的部分跟各位介紹 另外在散熱上,X7 V6機身上下方採雙進風設計,也大大提升了散熱的效果 規格上,新一代的X7 V6搭載的CPU是使用I7 6820HK不鎖頻CPU...
  8. ChangChingYao

    AORUS X5 V6 RAID0測試與遊戲溫度分享

    這次AORUS X5 V6最大的亮點除了在鍵盤的設計外 另一個看點則是搭配了I7 6820HK可超頻CPU 這顆CPU在預設的時脈對比I7 6700HQ可能僅有0.1G的差距 但最大的特色在於I7 6820HK是可調倍頻的超頻CPU 搭配內建的超頻軟體,可輕鬆將時脈提升至4.0G 當然時脈提升後整體的CPU功耗也會跟著上升 所以機器的散熱就是另一項考驗,底下會有一連串超頻後的測試 就可看出CPU在超頻後的整體功耗以及溫度的差異 除了CPU這項看點外,X5 V6還能使用內建的M.2擴充槽來做磁碟陣列 底下我也會使用2條128G NVMe的SSD組RAID0做測試...
  9. ChangChingYao

    AORUS X5 V6 新機登場,搭配RGB鍵盤,讓外觀更加絢麗

    在這波GTX10系列中,技嘉最高等級的AORUS機型也終於開始鋪貨了 此次AORUS系列做了蠻多不同的設計 除了外觀的點綴有改變外,在鍵盤的部分也採用RGB的設計 支援全彩獨立單點背光控制,讓每顆按鍵都能有1680萬種不同顏色的背光 此外在這代的X5 V6 CPU的部分也直接搭配了I7 6820HK可超頻CPU 利用內建的Command&Control軟體就可輕鬆超頻到4G的時脈 顯示卡的部分也支援一鍵超頻模式,與P57X V6相同,總共有五個等級可調整 底下也會使用這個超頻功能來做測試,可更明瞭超頻後的效能表現 不過這次我拿到的機器並不是正式市售版的機型...
  10. ChangChingYao

    GIGABYTE P55W V6 更多的效能測試分享

    按照慣例,這篇將會使用P55W V6做更多的效能測試 因這次時間較趕,所以在做完相關的Benchmark測試後 機器就已歸還,所以此篇的測試將會以Benchmark為主 不過在看測試前,先來看看拆下散熱器後的主板設計 拆下散熱器後,可更清楚看到技嘉主板上的零件Layout 非常整齊劃一 在GTX1060的晶片大小上,明顯與GTX1070有差異 編號為N17E-GA-A1 CPU的供電部分,就不像P3系列這麼灑料,電容部分僅使用固態電容 不過在GPU的供電部分就使用全鉭質電容,整體看起來非常舒適...
  11. ChangChingYao

    GIGABYTE P55W V6 搭載GTX1060首發測試

    技嘉在這波GTX 10系列的顯卡,首先推出GTX1070款的機種 近期還有再推出搭配GTX1060顯卡的P55W V6 P55W V6在外型上與P57X V6有點相似,較不同的則在鍵盤的配置 使用的是鍵程2.2mm的鍵盤,在打字的手感上提升不少 而新一代的GTX1060顯卡,在規格上與桌機版蠻相似的 在Shader上也是來到1280 Unified,Memory Bus一樣使用192bit VRAM也一樣使用6GB的容量 GPU時脈的部分筆電版的預設為1405MHz,桌機版的則是1506MHz Pixel Fillrate因GPU時脈較桌機版的低...
  12. ChangChingYao

    GIGABYTE P37X V6 FHD與UHD效能比較

    有鑑於P37X V6搭配UHD高解析度螢幕 剛好可以趁這個機會來測試GTX1070在UHD解析度下的效能 不過在這之前,先來看看P37X V6拆下散熱器的供電部分 P37X V6與P57X V6的CPU與GPU配置上還蠻雷同的 唯一較不同的就是P37X V6在電容的用料上採全鉭質電容 所以可看到CPU供電模組旁滿滿一整排的鉭質電容 記憶體旁的電容也是使用鉭質電容 GPU的部分採用N17E-G2-A1,GTX1070 在VRAM上也是採用導熱膠泥做導熱的媒介 散熱器一覽 顯卡端的風扇與散熱器連結在一起,要分離得另外拆下上方的螺絲 風扇使用台灣POWER...
  13. ChangChingYao

    技嘉 P57X V6 讓您的GTX1070逼近桌機版

    P57X V6在第一篇的介紹最後有提到Smart manager有GPU超頻的功能 但當時在調整時並未發現有任何的超頻狀況 經原廠調整後,在Smart manager內的GPU超頻終於有了動作 在調整後,也讓P57X V6的GTX1070更接近桌機版的效能 且在P57X V6的散熱模組下,溫度的控制也非常理想 底下就針對調整前與調整後的效能做測試分享 先來看看使用Gaming Overclock調整到LV5後的時脈 GPU時脈在預設是1443MHz,調整到LV5後會多加100MHz 來到了1543MHz 而VRAM的時脈,則從2002MHz提升到2102MHz...
  14. ChangChingYao

    GIGABYTE P37X V6 搭配SHARP 4K UHD面板,讓色彩更上一層樓

    技嘉在這波10系列的筆電,目前在通路上首發的機種都是搭配GTX1070 繼上台P57X V6後,這篇要介紹的也是17.3吋的筆電,P37X V6 P37X V6目前在通路上販售的規格有兩款 一款是使用UHD 4K面板,另一款則使用FHD 1080P的面板 其餘規格兩者皆相同 採用的CPU都是I7 6700HQ,記憶體都為16G 顯示卡使用的也都是GTX1070 8G獨顯 硬碟的配置都是搭配NVMe 256GSSD+1T/7200轉的傳統硬碟 而我這次拿到的機型是使用4K面板的P37X V6 這片17.3吋4K面板,算是新面板,目前有採用的機型並不多...
  15. ChangChingYao

    深入剖析P57X V6,更多的GTX1070效能測試

    在上一篇大致上介紹完P57X V6的外型與基本效能 這篇將拆下P57X V6的散熱器,讓大家一窺究竟 另外在上一篇針對GTX1070僅做了一些基本的3DMARK測試 這篇我也會再補上更多測試軟體的測試成績 讓大家更清楚了解筆電版的GTX 10系列效能的進步 最後則是針對P57X V6使用三款大作遊戲時的溫度表現 分別使用了GTA5、古墓奇兵(崛起)及全境封鎖這三套遊戲 在新一代的GTX1070加持下,要盡情暢玩這三款遊戲已不成問題 底下也會有相關的測試數據提供給大家 首先先來針對P57X V6拆下散熱器後的照片 這款機器的設計也是利於未來的清潔保養...
  16. ChangChingYao

    GIGABYTE P57X V6新機首發,最強的N17x顯晶終於到來

    在七月底時相信有在關注筆電1000系列的朋友應該都有得到消息 表示N17x在這個世代將有非常大的效能突破 主要因應VR的時代來臨,未來不僅有桌上型電腦與高階筆電能玩 中高階以上的筆電也將能暢遊VR的世界 N17x在顯示晶片的命名上將與以往不同,編號上已將M拿掉 與桌上型電腦的晶片名稱相同 但在規格上還是與桌上型的晶片有些許不同 底下會使用GTX1070的晶片來做說明 技嘉在這代也不落人後,在解禁日的今天,馬上銜接N17x的機器 首先先推出檯面的是17.3吋的P57系列 這款P57將採用GTX1070的顯示晶片 機器的命名也改成P57X V6...
  17. ChangChingYao

    GIGABYTE Aero 14,NVMe SSD組RAID0的教學與測試

    前一篇有介紹到Aero 14的內裝,這款機器除了原本搭載的M.2 SSD外 還有預留一個插槽可供消費者自行再擴充 而擴充的部分除了單獨外加SSD外,也可與原本的256G SSD組成RAID0模式 讓SSD的效能更加提升 Aero14所搭配的晶片組為HM170,這邊要修正一下 在之前有提到過HM170無法組NVMe RAID,但經過詢問 HM170也是可組NVMe RAID 所以這款Aero14搭配了兩個M.2插槽,除了提供再擴充的功能外 也可使用RAID模式,將兩顆NVMe SSD組成RAID0,讓硬碟達到最高的效能 不過組成NVMe...
  18. ChangChingYao

    GIGABYTE Aero 14,電競,商務結合於一身的遊戲商務機

    這款Aero 14是今年技嘉在Computex上最主打的一款新機 在命名上也與之前的機型不同,而是新的名稱。 主要訴求是將電競與商務結合在一起 採用與電競筆電一樣的規格,但機器的續航力卻能媲美商務機的長效 而外觀上也採用多顏色供消費者選擇,除了黑色款外,還提供了閃酷橘與碧青綠兩種顏色。 在A蓋下緣則採用特殊的奈米壓印技術,讓A蓋上多出了碳纖維的3D立體觸感 規格上,使用I7 6700HQ及GTX970M 3G的獨顯,硬碟的部分採單顆NVMe 256G的SSD 還有預留一個M.2的插槽可供消費者再擴充,但也將2.5吋的硬碟空間給拿掉...
  19. ChangChingYao

    AORUS X5S MultiCam迷彩版,精緻的水轉印工法,讓精品再升級

    相信有在關注AORUS系列筆電的朋友都曉得 最近AORUS推出了三款限量版的MultiCam迷彩機 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於機殼使用了迷彩塗裝 這些迷彩的塗裝其實是採用水轉印工法轉印上去的 這轉印工法到底怎麼處理,底下我連結了東森新聞的介紹 讓還不曉得水轉印是什麼東西的朋友能更了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Z4X50P0aM&feature=youtu.be 看完以上的影片,相信各位大致上都瞭解水轉印的步驟 看似簡單,但其實每一道程序與每一個部件都是需要人工去處理 且因為是使用轉印的方式,所以每一台機器上的迷彩紋路都會不同...
  20. ChangChingYao

    GIGABYTE P16G燒機與遊戲測試

    上一篇大至介紹完P16G的外觀與內裝 這篇要來稍微拆解一下P16G的散熱器 也會順便更換上AC MX2的散熱膏 接著再為大家送上P16G的燒機與全境封鎖的遊戲測試 讓想採購這款筆電的朋友能更了解 室溫的部分,使用冷氣將溫度控制在26度左右 這款P16G在散熱器的部分是採CPU與GPU分離設計 拆解時只需要卸下散熱器上的螺絲,不需要拆下風扇 對於清潔保養來說是相當方便的 P16G的散熱器與P15F相同,都是採全銅散熱器設計 使用的散熱器為FOXCONN所生產的 風扇的部分則是使用A-POWER元力電機所生產製造的離心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