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L

    輸出入週邊 羅技推出 Touch Mouse M600 觸碰式滑鼠

    感覺用這種東西,腕隧道症候群和板機指的罹患機率會增加... 想到手指要舉起來就覺得累
  2. L

    顯示卡 曲面細分性能暴漲250%!HD7970“春藥”驅動放出

    TessMark原本是bug吧 更新前低的很離譜
  3. L

    處理器 17W Trinity APU 三螢幕遊戲、轉碼、高清展示!!

    手機1080p大多是硬體解碼,類似電腦的顯卡硬解。 不信你可以關掉,或拿個比較特殊的格式(或流量)來看看。
  4. L

    儲存設備 OCZ展示16顆控制器Z-Drive R4 PCI-E固態硬碟

    這不是概念產品,只是不是面向一般市場 同概念的RevoDrive系列都買的到,只要你肯。 實際上還比fusionio的產品還便宜許多... 不過既使10年後也不會走向一般市場,定位問題。
  5. L

    顯示卡 快速看懂AMD新旗艦卡王:HD7970 3GB GDDR5

    主要原因是不需要。 以目前總寬帶來說,大多情況已足以應付7970GPU的運算能力。(這當然,AMD設計時就考慮到這方面的搭配性了) 不信你可以單獨超記憶體頻寬,跑個分或遊戲試試會提升多少。 除非XDR2有令人驚豔的CL,但CL在顯存來說較不是重點。 再者,XDR2勢必較廣泛成熟且有市場競爭的GDDR5來得貴上許多, 成本轉嫁後,可能提升20%的售價卻只換到5%的效能,性價比反而被拉低。
  6. L

    揭開APU的假象:APU內顯無法取代獨顯

    嗯,M4 (C400) 而已啦 混合交火根本不想測... 想想,他跟CF不一樣,是沒有直接橋接做溝通的,那麼兩者溝通走哪裡? 再想想,單獨APU的RAM就要上到1600甚至推薦1866,若再加上CFX的額外寬帶負擔呢? 唉,"是" 2倍和 "贏過" 2倍,傻傻搞不清楚。
  7. L

    【系統加速】File Based Write Filter (x86+x64) ~ FBWF動態RamDisk應用提高記憶體使用效率

    原來有這種東西... 但我已經把Temp的環境變數設到RemDisk的虛擬磁碟了
  8. L

    揭開APU的假象:APU內顯無法取代獨顯

    我沒仔細測,但你的成績有點小問題吧... PS. APU的RAM請至少上1600,現在跟1333的價差跟沒有一樣 以下為TeamViewer回家截的圖,這台玩madVR我還挺滿意的 雖然體驗指數僅供參考,但樓主的4.8/5.7和我的6.7/6.7也差太多了吧
  9. L

    處理器 採8核設計,Intel下一代Itanium引入超線程技術

    這是Itanium...純IA64 怎麼覺得回覆的好多都牛頭不對馬嘴
  10. L

    地表最快 ioDrive Octal

    現在是不會有人拿DIMM slots做奇怪的事,說清楚一點: 原本memory bus和高速擴充bus都是先走北橋,再與CPU溝通,當初北橋也獨立在外,如果在這中間或北橋上惡搞的話,的確有可能在DIMM slots上做奇怪的事,不過這樣跟直接用PCIe有何不同呢? 但現在不一樣,從Athlon 64的時期(Intel後來跟進),記憶體匯流排被拔掉(正確地說,是被從北橋與記憶體間移到CPU與記憶體間),而單純直接與CPU溝通,因而獲得更高的反應速度與頻寬。 因此,現在不可能像PCI-e北橋通用裝置一樣在記憶體通道上胡搞。...
  11. L

    儲存設備 當前最大容量SSD, Smart Modular Optimus 1.6TB

    不管是你說的這顆、還是樓主說的那顆,速度和容量都不強啦 跟 iodrive-octal 比起來的話
  12. L

    AMD6核心1055T 你馬加加油!4GHz下Encode轉檔居然被3.6GHz的i7 920秒掉

    順便幫你算一下: 15分07秒 = 907秒 14分36秒 = 876秒 速率差 = 907/876 ~= 103.54% 嗯 3.54% 秒掉 是吧? 當然,920 超下去就絕對不只這樣了
  13. L

    處理器 推土機可以玩開核!? AMD 三核心版本推土機型號曝光

    再推廣一下概念 4模8核(4C8M)裡面的"模"比較類似現在的完整"核"心。 有點類似硬體強化的HT,部分運算以"核"為運算單元,部分運算(128bit指令)則以"模"為運算單元 所以對照組是Intel的4C8T。 當然,實際打起來如何還是得等出來再說。
  14. L

    解放Llano APU的極限-爆走 160% 顯示效能的Dual Graphic技術測試分享

    絕望了, 我對大陸國外都有A75M-UD2H、台灣不進的技嘉絕望了。 台灣只能用閹割版的D2H...
  15. L

    大手裏劍會卡到記憶體散熱片嗎

    感謝各位的幫忙! 大概得挑選外觀比較樸實的條子了。
  16. L

    儲存設備 Patriot 將推出 Pyro 系列 SATA 6Gbps SSD硬碟

    Patriot的SSD好像一直不便宜耶
  17. L

    大手裏劍會卡到記憶體散熱片嗎

    想組一台FM1當HTPC,散熱器因為高度限制,依板上推薦,選中了這個 Scythe 大手裏劍 http://www.scythe.co.jp/cooler/big-shuriken.html 記憶體則想上G-SKILL的F3-14900CL9D-8GBXL http://www.gskill.com/products.php?index=378 但看散熱器上mini-ITX的示範圖,高度似乎是十分危險: 另外主機板用M-ATX的,還沒決定要用哪張,不知道躲不躲得掉。 想問問板友有沒有相關的經驗?
  18. L

    Llano內顯與HD6670交火測試於GIGABYTE A75-D3H平台

    由於外部頻率連動 影響到pci-e的關係, 上了介面卡(如RAID卡)就會更難超頻嗎? 介面卡會因此而不穩定嗎? 而且這樣超頻後,會導致走PCI-e的音效與網路晶片負擔嗎?
  19. L

    顯示卡 AMD Radeon HD 7000系列將支援PCI-E 3.0標準

    你沒有想到,AMD現在在搞Fusion。 通用運算下,兩者之間交換資料的量會大幅提高。 再者,當初PCIe不只是取代AGP,還有整合主版匯流排界面的任務在。 整合後擴充性增加,而且軟體端是相容於PCI的。 而且,所有外部裝置幾乎通用PCIe,對主機板設計而言,只要晶片能走PCIe,管它是網卡音卡USB3.0還是SATA3.0擴充,只要把他塞進去就行了。 然後也沒有所謂浪不浪費,只是用不用得到而已。 界面是向下相容的,而且很多顯卡x8頻寬就夠了,怎沒嫌x16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