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G

    處理器 AMD Ryzen 還有4核版本應對 Core i5

    我是覺得 你把以前的舊印象套在AMD身上 OK的 以32製程要力戰32,28,22,14 你看看I家都出幾代了 你把10%*7效能能得到70%嗎? 一家無法制衡大公司的小公司 沒倒 還能跟上 最起碼在I社萬年四核心面前 或是礙於自己製程跟不上 32製程頂多只能做4M8C 還只能是八整數核心,礙於功耗 至少它曾推出六完整核心 如果一顆完整核心是定義成一個整數核心一浮點核心 要不要看看I社伺服器的價錢 要不要看看你所謂的單核心效能發揮來自於作業系統 如果Winxp是用於單核心與雙核心 那麼Win7最佳化是四核心 Win10才是最佳八核心的系統 現在哪來的伺服器系統...
  2. G

    處理器 AMD Ryzen 還有4核版本應對 Core i5

    HT 是一種同步多執行緒(SMT,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技術, 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把一顆 CPU 當成兩顆來用, 將一顆具 HT 功能的 實體 CPU 變成兩個 邏輯 CPU。 因此作業系統會把工作線程分派給這"兩顆"CPU去執行, 讓多種應用程式或單一應用程式的多個執行緒,能夠同時在同一顆CPU上執行; 不過兩個邏輯CPU是共用這顆CPU的所有執行資源。 傳統CPU在同一時間內只可運行一個執行緒, 而每個執行緒不可用到所有的CPU資源,因此 CPU 會有很多資源閒置。 而 HT 技術可將一個CPU同時處理的執行緒增多,...
  3. G

    處理器 Intel Kaby Lake 6月量產, 預計秋季登場

    的確是 現在就是比誰的軟體資源多! 繼2015年的Raspberry Pi 2 沒想到 Raspberry Pi 3 Model B 樹莓派3代 2016 最新出品 Pine A64+ 2GB(還有更低價版本 只是買不到 夠怨恨的吧!) 它們共通點採用的就是採ARM A53架構的64bit四核心處理器,其運作時脈高達1.2GHz 而且是SOC整合 要便宜就有多便宜 要省電只比手機耗電一點點(因為就是手機淘汰下來的) 相比之下 X86 Intel Cherry Trail Z8300 Quad Core 1.8GHz 支援真正的Windows 10 就貴大概兩倍多...
  4. G

    想請各位推薦 新手組裝電腦學習的書籍

    其實主機板說明書都有寫到 而且全是防呆裝置 比較難的不是組裝 而是穩定度測試 有些出在很細微的眉角 如:新組件沒問題 過一段時間後 問題一堆 散熱膏,CPU接觸點,熱量傷害,灰塵,氧化,潮濕 環境等等無形的傷害 建議用舊零組件裸版試裝,且要防止靜電無形的傷害 以後這些應該用不到了 SOC時代要來臨了
  5. G

    電玩/軟體 Windows 10 更新預覽版Build 14332, 修復大量bug

    我倒覺得 Windows 10 適合AMD多核心(再加上內顯支援DX11~12)根本是雙利多 而 Linux比較適合INTEL處理器(因為INTEL內顯是完全倚照OPENGL規範 加上模擬是INTEL強項) 前幾代的微軟視窗作業系統 都是朝向單核心(高時脈)處理器 會這麼說的原因 在於軟體搭上硬體 尤其是內顯發展的年代(APU是統稱) INTEL不插獨立顯示卡 根本是... 加上電腦遊戲可以調整顯示卡效能 電腦效能停滯的年代 到底是偏向INTEL(就萬年4核心,但封鎖高時脈,買K版)還是普及AMD效能(偏弱的單核心與多整數核心趨勢)? 關於這一點 只有玩作業系統的人才知道...
  6. G

    儲存設備 Seagate 上季硬碟出貨量跌歷史新低

    引用維基百科 熱輔助磁性錄寫 (HAMR) 是一種使用鐳射熱先加熱高度穩定媒體,以輔助磁性錄寫資料的技術。HAMR技術需要像鉑鐵合金這樣高度穩定的磁性複合材料。這些材料可以在相當小的面積內儲存單一位元組而不再受限於超順磁性;目前使用在硬碟儲存的許多技術仍受限於超順磁性。唯一的缺點是,他們必須被加熱以適應磁場方向的改變。 HAMR是富士通在2006年發展出來的技術,這項技術可以達到每平方英吋1Tb的儲存密度。 未來展望 HAMR能增加磁錄寫的極限,超過100倍。可以達到每平方英寸50 Tbits的存儲容量。...
  7. G

    儲存設備 Seagate 上季硬碟出貨量跌歷史新低

    我覺得 真的是胡說八道! SSD 容量還是很小 小的可憐 硬碟出貨量低的原因在於 5年前大海嘯 2T就已經2XXX(其實可能更早 6~7年前) 還是這樣 就跟現今的處理器停滯不前的效能一樣(不是指內顯效能APU) 試問你已經有同樣的東西 還會買相同效能的東西嗎? 試問巨磁電阻的極限 單碟1T~1.25T 疊瓦式磁記錄技術(SMR) 單碟是?T 2005年 開始PMR 商用化 現在 2014 年了換 SMR 商用化 而且intel 3D電晶體堆疊 比較能運用在這上面(運用在處理器上 就是過熱) 換言之 SSD 240G...
  8. G

    處理器 Intel 與 AMD 洽談GPU授權?

    其實還有一個重點 以目前intel 多核心處理器分成桌面型和伺服器型 價格為什麼壓不下來? 1.因為沒有人跟它競爭啊!amd 在fx挫敗 收不到資金來抗衡 以至於用32nm打22nm 光是製程就輸了 連帶影響功耗 2.intel至今沒推出14nm 的多核心處理器 (還是要靠amd 14nm才能逼出intel的下放啊!你想想intel不讓你超 amd開放14nm讓你超!想到就爽 希望amd敗 才能開放倍頻) 而是用22nm的多核心處理器(應該也是在回收成本) 自然功耗也是無法下降 3.怪現象-由於停滯不前的桌面處理器效能 竟然一堆人推伺服器處理器...
  9. G

    處理器 Intel 與 AMD 洽談GPU授權?

    你把電腦的世界想的太簡單了 I+N 如果可以玩遊戲 誰還會買獨立顯示卡?只是為了特效全開嗎? INTEL 跟NV簽訂的gpu授權的 一定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技術 也就是不會危及NV生存的法則 nv是專門賣顯示卡的 雖然有積極尋找出路 是intel阻止 不然早就做出x86處理器了 你想intel為何阻止? 當然是保護自家處理器啊! 相同的道理 可以套用在NV生存法則上 什麼比AMD APU還強的內顯 真的聽聽就好! 跑分跟實際玩遊戲差很大的 就算真的贏過apu 也只是小勝(因為後面出的不贏前面 怎麼賣?有賣點嗎?) 而且apu也會增強的 只不過...
  10. G

    處理器 Intel 與 AMD 洽談GPU授權?

    我想intel應該會停止對內顯加強了(就是沿用 反正已經支援DX12了) 原因無它 當內顯佔據了整個晶圓設計的一半空間以上(跟amd的apu一樣) 還有 有效能的內顯 也是會吃電的 當CPU+GPU最大功耗能多少W?消費者可以接受? 以最大的125W已經是極限 再上去 都是特殊規格了(200W都要訂製了吧!重點在主機板製造商) 主機板廉價版 小至95W(以前的低階晶片組都是這種電供,難怪都不支援高功耗處理器 ) 這樣應該點出APU的未來了吧! 4實體核心+內顯(以純處理器14nm才可以做到8顆實體核心) AMD還是雙模塊化4整數核心 才能塞進去單精準度顯示核心...
  11. G

    主機板 ASRock 推出支援非K版超頻的 H170、B150 主板

    我想你比我更清楚才是 是想借我的口說出去嗎? 我以前就研究過了 除非能超外頻 (Intel Skylake Z170 f(GT)= [BCLK/2]*GT Ratio,這個函式直接告訴你︰內顯頻率,等於BCLK基頻的一半。 這個外頻牽連很多東西 f(GT)=[BCLK/2]*GT Ratio f(Core)=BCLK*Core Ratio f(DDR)=BCLK*1.33*DDR Ratio 或是 f(DDR)=BCLK*1.00*DDR Ratio 我可不像某人 嘴巴支援intel內顯 結果卻外插顯示卡 要使用內顯 意謂著 外頻不能超高 上述已經很明顯的告訴你了...
  12. G

    主機板 ASRock 推出支援非K版超頻的 H170、B150 主板

    最主要是兩個重點 1.不能比Z170主機板貴 2.超頻後,仍可以使用intel內顯(這才是這代的重點 不是嗎?) 不過看這配備用料 應該很... 而且 非k版的NB頻率 是無法調整的 外頻能超有限(100~120~160視nb倍率而定) 總不會有人買回來超k版吧! 想挑戰INTEL 很難!
  13. G

    處理器 AMD Zen處理器達到了設計預期, 將與Intel正面競爭

    上面說的言之鑿鑿 是有內幕要爆嗎? 推算進度 應該已經進入除錯排程了! 個人榮辱 並不會很在意! 尤其市場一面倒時 我就喜歡站在最親民的一方說話(親民指的是價錢與超頻即是省錢方式) 如果intel 14nm走得不順遂 我想代工廠應該也是 綜觀製程銷售方式 一開始 都是較爛體質的先賣 (intel則是體質較好的 賣最貴 體質更好取代體質較好的) 不想等 可以以金錢換取時間(我是則是以時間換取金錢) 就像是 fx8核心 剛出來 不也是125W 然後末期才進入95W 把所有一切全都怪罪AMD 然後合理化intel 這..... 我只能說 投資電腦 要看個人眼光(慎選主機板 處理器)...
  14. G

    處理器 AMD Zen 架構可能會有32個CPU核心

    老實說 我是覺得真的是雞毛蒜皮小事 如果今天選擇很多(就兩家而已 而且你自己不是用nv嗎?) 你跳出來 我沒話講! 你自己去看 誰的口氣差勁! 你的很多論點 我都突破了 結果 你只在意 intel要加NV獨立顯示卡 發飆! 說 intel要加AMD ATI獨立顯示卡 發飆! 說 intel用intel內顯 發飆! 說 apu不用加獨立顯示卡 發飆! 說 intel處理器發售售價跟我的單多核心理論 論調一樣 發飆! 大概是想證明我這個人 說詞反覆 進而推翻我所有言論 可是你可以一個一個推翻現在既有的事實嗎? 顯示卡的確是 nv賣的比較好 INTEL I5的確要加nv獨立顯示卡...
  15. G

    處理器 AMD Zen 架構可能會有32個CPU核心

    當你把2種不同的軟體的需求完全不一樣.需要的單.多核效能就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拿來對比.誰還跟你扯? 當你拿伺服器與桌面的硬體來比.就用你自己說的."軟體的運用 決定硬體的價值;硬體的價值 取決於軟體的運用"來打你自己的臉就好了. 不幸的是 還不只我這樣做 intel也這樣做了 某屋x99 晶片組 支援的處理器 有很多都像是a社8核心 那樣 時脈也不是很高 意味著單核心也不是很..... 而且還是桌面消費處理器(只不過標上伺服器專用 你要不要去看看他們的價錢?) 是我把桌面專用和伺服器專用 攪在一起賣嗎?當然不是 那麼是誰?把x99晶片組 明明是裝兩顆處理器的 改成只能裝一棵處理器...
  16. G

    處理器 AMD Zen 架構可能會有32個CPU核心

    讓我來加強 我自己的論述 記得我與別人論戰對立 起始於A社與I社(就是單核心與多核心之爭) 我提出intel本身伺服器也有單核心較弱 相較於amd的8核心 amd只不過是提前把伺服器技術下放(因為伺服器很貴) 我曾把對手打到啞口無言(我認為啦!) 因為他們不知道當i社單核心最強處理器遇到i社多核心最強處理器 不知如何取捨?(他們明明知道 只是不說裝傻 要維持他們的論述 a社單核心弱) 只留下那是伺服器與桌面 需求完全不一樣 桌面 需求?高單核(時脈)心與多核心並進(這個以製程來說 可說是相當的嚴酷) 伺服 需求?低時脈多核心並進(因為要達成桌面的需求 功耗肯定很高) 堆疊電晶體...
  17. G

    處理器 AMD Zen 架構可能會有32個CPU核心

    商場就是這樣.對手不給力.自然每次提升一點點就好.何必拿出壓箱寶. 說的真的冠冕堂皇啊! 難怪PC DIY市場低迷了 照你們的說法 最省錢的說法 就是i5+獨立顯示卡 那麼還真的煞費了 intel研發內顯的苦心了(還1~6代類) 反正就加 獨立顯示卡 一切都搞定了 這不就是apu的衝擊 難道你又要說是我腦補? 拜託一下.單核心效能跟堆疊處理器的多寡是成正比嗎?. CPU設計.架構才是單核心效能提升的關鍵. 未來只有3D電晶體堆疊嗎?那你說的"未來".還真局限 在你眼中看來 我的確是眼光狹小 3D電晶體堆疊運用在很多東西上(最常見的是快閃記憶體 也有2.5D的)...
  18. G

    處理器 AMD Zen 架構可能會有32個CPU核心

    我用個 4核 3550 真的是一台就夠用 核心數量 4 執行緒數量 4 處理器基礎頻率 3.3 GHz 最大超頻 3.7 GHz TDP 77 W 第三代的i5-3550當然夠你用囉! 這樣只是證明了 I社進化到6代 都進步不大(因為一直再研發APU) 所以你只要一直換顯示卡 當然夠你用(可是就像你所說的 自己夠用 別人又不一定夠用:所以當然可以同論我的需求) 就連A社被人說是單核心效能貧弱的8核心 都能在PC遊戲軟體的帶動之下 發揮8(多)核心整數運算力量 逆轉情勢 你說這夠不夠用! 比起上面那位仁兄...
  19. G

    處理器 AMD 下代 APU 將配 HD 7850 等級GPU?

    噓!還是小聲一點的好 不要太過招搖 不認同APU的人一堆都是I社的 目前就等APU DDR4晶片組能支援記憶體頻率到多少?(DDR4 2133~4166範圍可廣了) 畢竟想靠超頻超越獨立顯示卡 照FM1慣例 剛出已經能支援DDR3-1866(超頻能上2400) 希望這次也能如實辦理(不要像I社限制一大堆) 如果晶片組能支援DDR4 很高 我才會進場! APU玩的是記憶體超頻 打破我一直以來認定的CPU超頻
  20. G

    處理器 AMD Zen 架構可能會有32個CPU核心

    這麼想省時間的話 I社X99 8C16T 怎麼沒見你跟進? 要不要我再驗證一次 一般人根本不需要轉檔快10% 就算擠牙膏進化到6代 轉檔快60% 甚至2倍速度轉檔 還是比不上 掛電腦一整晚(尤其現在電腦便宜的要命) 任何人都不會跟自己口袋裡的錢 過不去(除非你要贊助他) 你一直想證明我不夠用 要是按照你的說法 買A社就不能買I社 買I社就不能買A社 不想買顯示卡 只想靠APU撐 我口袋裡的錢想花什麼?就花什麼?要你決定嗎? 但我只想說 I社唯一有良心的20週年 要不是遇到電腦不景氣 你想低階晶片組怎麼可能開放超頻? 之前還有人說超頻要高階晶片組才能超 在再證明 事在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