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F

    [已售出]ASUS STRIX 1080 A8G

    想要購買,可以給我蝦皮網址嗎? 我可以拿盒況比較好的那張嗎?
  2. F

    [已售出]INTEL I7 5820K

    可1W 含店到店嗎?
  3. F

    [已售出] i7 4790+GA G1 sinper B6

    樓上的想要甚麼?要U要板?
  4. F

    處理器 GlobalFoundries 取消10nm, AMD下代處理器直奔 7nm

    其實內文的第一段,已經將重點闡述了 搞成這樣GF都還沒倒,這樣的強大的生命力,比我聽到GF要研發7nm更令人驚訝 另外開發7nm有可能將大量使用光蝕刻技術,目前只有Intel說7nm不會動用到光蝕刻技術 在技術開發上,成本就已經比別人高了,做出來的產品,效能也不一定有大幅提升,GF果然坑爹 Intel曾說過現階段依賴製程提升,就妄想效能有大幅提升的時代已經要淘汰了 開發製程只剩下精神信仰價值而已,目前電腦核心技術的應用已經遠遠超出現階段的人類科技文明所需 開發更強的電腦除了燒錢還是燒錢,看不到其他有用的建樹,市場是否會買單更令人質疑...
  5. F

    電玩/軟體 《戰爭機器4》PC版需求配置出爐

    WIN10目前處在推廣運用的階段,消費者想要使用新技術,更新WIN10是沒有損失的 包括DX12在內,WIN10也有很多自己的特色 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要使用WIN10,目前WIN7和WIN8是已經完全成熟的作業系統 考量到風險管理,大型企業短時間內一定不會更進使用WIN10 畢竟WIN10還沒進入穩定階段
  6. F

    主機板 MSI 發布 X99A WORKSTATION

    各大廠都開始向新的方向前進,以便重新定位自己公司的額外的附加價值 美超微進軍消費者市場、華碩則是朝伺服器邁進,微星也不甘示弱地跟進 微星這板子運用在工作站上,距離伺服器使用還有一段距離,考量到中小企業的使用,才沒有使用SAS吧 畢竟SAS購建成本不便宜,真的有需要供應中小型企業辦公室使用,個人雲或者NAS就很夠用的
  7. F

    電玩/軟體 微軟延續 Windows 7 / 8.1 技術支援至2023年

    WIN7的更新有些會鬼打牆更新不過去,不過使用一次性的大更新包就能搞定 WIN10則是更新效率不錯,不過太頻繁的更新,有點讓人受不了 不過現階段,WIN7確實還沒達到淘汰的地步,所以將就就好 熱愛新鮮感的朋友則是可以換WIN10玩玩,其實介面甚麼的1-3個月就習慣了
  8. F

    Antec GX1200 魅影市售版 開箱試用

    確實漂亮,現在許多機殼都拿掉了多餘的硬碟架設計 這款機殼設計新意確實新穎
  9. F

    [台北-售] Noctua 12公分 風扇

    東西還在?
  10. F

    主機板 MSI 發布 E3 Krait Gaming V5、E3M Workstation V5

    成本考量吧,大部分的人插一張獨立顯卡就夠了,不會有太多其他的用途 這樣一想,原本每條都要有,跟只有一或二條有,成本馬上天差地遠 就算是高階版,頂多插個2張顯示卡也就差不多了,何必每條都要有呢? 自己是特別的,也不能奢望每個人都是特別的 如果你想要特別,可以跟廠商溝通,看廠商願不願意給你特別 不過這樣一想,價錢也就會很特別 不過這不就是特別的代價嗎?品牌意識就是即使(特別費)高昂消費者依然甘之如飴
  11. F

    顯示卡 GP106將在8、9月登場, 不需要外接供電?

    N家從來不是做慈善事業的 沒意外的話,這代效能跟價錢都會有爆炸性的突破 可惜的是高端顯卡部分總感覺誠意不足,HBM2記憶體還遠遠的看不見蹤跡 記憶體翻倍,AMD也先做了 行銷賣點上總感覺NV這一次動能不足 希望製程提升所帶來的爆炸性性能突破可以當作行銷賣點來蓋過上述宣傳動能的不足問題吧
  12. F

    顯示卡 NVIDIA GTX 1080 實體照曝光

    在外觀上做突破,感覺乏善可陳 公版卡之所以好看,就是質樸、單一,能從平凡中見偉大 個人認為公版卡保持原樣就好,方方正正的不好嗎?(本人屬保守派) 泰坦X是9世代最高階顯卡,也沒有就因此搞個4風扇加持、3層強化背板、24公分一體水冷加持(玩笑) 所以對於公版卡的外觀,我只能說普通就是最好 公版最重要的就是穩定,要是這樣一堆有稜有角的設計能比方方正正的設計,讓公版更穩定,我舉雙手支持
  13. F

    處理器 Intel 將裁員11%, 約1.2萬人

    現在全球的經濟和勞力已無法支撐全球快速的科技量產 2年換手機、3年換顯卡、5年換電腦、10年換汽車 快速替換的科技產品,對於大眾來說不再是提升,而是一種負擔 無奈的是,不出新產品,企業就會面臨倒閉 科技和消費間的拉扯,儼然成為一場沒有贏家的消耗戰 話說對於大眾而言,現有效能已足夠使用,為何不先朝普及的方向前進? 這問題,值得令人深思
  14. F

    顯示卡 NVIDIA GP104有三種核心: 六月發布, 8GB記憶體

    等了許久的HBM,最終還是不敵消費市場的衰退 HBM端不出來的原因,從二個面向分析,還是由產能跟價格去決定 GDDR5製造上製程以致成熟境界,面向消費者的方面,選擇較為廉價的GDDR5也無可厚非 至於1080TI預定使用的GDDR5X,這一點就真的乏善可陳了 冠以1080TI之名,曾是旗艦泰坦的代言人,如今卻從王座跌落,這一點上實在令人驚愕 看來NV的市場售價的定位方針,從帕斯卡這一代開始將會慢慢地向Intel靠攏了 980TI有可能會扛起等同Intel第一代I7的歷史定位...
  15. F

    顯示卡 NVIDIA 目前不打算推出 GP100 消費級顯卡

    "要定價肯定會超過 TITAN X 許多" TITAN X的定價999美金 看來HBM不容易普及阿,AMD使用4G HBM記憶體的FURY X售價2萬台幣出頭 使用16G HBM2記憶體的Pascal GP100 保守估計,售價會來到1499美金吧 就算Pascal GP100可以順跑4K遊戲大作,這份錢還是值得砸的 但超越PCI-E頻寬,意味主機板的PCI-E又會有新的改進吧 釋出PCI-E 4.0 還是PCI-E x24 ?(玩笑,別太認真) 隨著製程的快速提升,所帶來的爆炸性能增長,最終還是取決在消費級主機板能否反映出這份性能
  16. F

    顯示卡 NVIDIA 發布 Pascal 旗艦 Tesla P100 顯卡

    我想這是現在市場需要的科技衝擊 研發與進步的腳步越來越緩慢,讓人慢慢感覺沒有再進步了 畢竟當技術高達一定的程度以後,人們會發現每前進一步都舉步維艱,以Intel的進步幅度最為明顯 顯示卡工藝卡在28nm太久了,這次的提升所帶來的衝擊很明顯是市場需要的 雖然也可以視為理所當然的,但製程進步所帶來的效能提升,還是我們消費者所樂見的 以上一些對於數據的推估應該都是帕斯卡架構所能做到的,但NV不會一次性地釋出 畢竟我認為可能16nm也要戰個三個世代吧,NV不可能只賺這帕斯卡一代,還要幫未來鋪路 現在我總感覺科技廠賣的不是技術,而是占卜未來,或者說是分析未來趨勢...
  17. F

    顯示卡 主流 Pascal 將搭載 GDDR5 或 GDDR5X

    價格跟生產效率上的考量,美光這一次也算背水一戰了 畢竟顆粒大廠說來好聽,實則上並不好經營,營收也沒有想像中的多 記憶體很容易引發紅海策略,這次的顯卡記憶體選擇,將會大幅影響顆粒廠商的生還率 實際上也可以看做一個市場區隔,高階卡才會搭載HBM記憶體 說是高階,其實本質上屬於旗艦了 畢竟萬元出頭的顯卡不會使用HBM,都要2萬元出頭才會搭載
  18. F

    SSD的採購詢問

    想要知道情報本來就是要自己做功課喔! 就連網路上的情報都是人家花心思花心血努力發文分享的 這些分享行為不是應該的,自己還找的到這些資料時應該懷著感恩的心,感謝再感謝 3C大型賣場賣的是方便,而不是專業喔,這點也要釐清一下 你覺得3C賣場不專業的話,可以不要購買,但是你這樣就也會買不到方便 不如先提升自己的專業,只要自己能夠辨識產品的好壞,購買時方便也就能兼顧了
  19. F

    顯示卡 GIGABYTE 發布 GTX 960 4GB XTREME Gaming

    960應該沒有這麼熱門吧,從效率、價格來說都不是最為優秀的 不管是跟AMD還是GTX900系列來做比較 在960上下功夫感覺成效不太彰顯,不過換個方向來看 就因為大家不重視,技嘉跳出來做,反而可以確保一部份的客戶忠誠度
  20. F

    儲存設備 Intel 540s SSD 將使用TLC、台系主控

    價格跟效率的一些取捨罷了,無所謂好壞,不用這麼悲觀,起碼有intel認證 不過甚麼等級的產品就是甚麼等級,也不會因為有intel加持就讓TLC跟SLC一樣耐操 以上端正一下觀念,分享正確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