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shadowsfall.tw

    準備迎接GEN3新世代-華碩P8Z68-V PRO/GEN3主機板開箱測試

    近期因為即將現身的Ivy Bridge處理器支援了PCI-E 3.0規格的緣故, 不少版卡商基於現有Z68等目前的1155主板都可以支援IB的緣故而針對了PCI-E的部分進行改版,而有些版卡商甚至以這個點下去做大肆宣傳,不過我想大家應該都很明白即便是改版了也要有CPU與周邊配合整體才是有用的(笑)。 相較於其他的版卡商,華碩在對於GEN3的議題是低調了不少,不過為了後續的相容性也是低調的改版了,在網站上也並沒有特別的大肆宣傳。 這次要開箱測試的,就是原先華碩Z68家族的中高階品P8Z68-V PRO的PCI-E 3.0升級版,P8Z68-V PRO/GEN3。...
  2. shadowsfall.tw

    給你的AMD平台軍規級的耐用-華碩 Sabertooth 990FX 開箱測試

    華碩除了ROG系列的玩家級主版以外,同時也有個比較年輕的TUF系列。發音與Tough強悍相近的TUF系列, 主打擁有軍規級耐用以及穩定度,對於運作時的溫度散熱也有著很多不錯的設計,用料上也幾乎可與ROG系列匹敵,更提供長達五年的保固, 不過在990FX以前,這些好康還只是INTEL平台獨享,不過繼990FX與FX處理器推出之後,華碩也正式的在AMD平台平台上推出了TUF系列主版,命名為SABERTOOTH 990FX, 接下來便針對這片軍規級的主機板做一些簡單的開箱介紹與測試。 產品外箱:不同產品線採用另一種產品設計。 TUF產品線商標、另外產品提供五年保固:...
  3. shadowsfall.tw

    重溫中堅顯卡悍將-華碩GTX560 TI DCII 開箱測試

    XD 我是覺得還可接受 散熱膏拿到都一定要先換的XDD 不過裝了SHAMAN就要承受PCB加速彎版的風險瞜 各有犧牲就是了
  4. shadowsfall.tw

    重溫中堅顯卡悍將-華碩GTX560 TI DCII 開箱測試

    時間已經來到2011年底,明年兩大顯卡晶片大廠都已經準備好在明年推出全新架構的顯示晶片產品。 不過在此之前,一些過去評價很不錯的晶片,像是HD6950、或是這次的主角GTX560TI,應該還是可以持續風光一陣子。 而這次要測試、試用的,則是曾經有一面之緣的華碩ENGTX560 TI DCII,當時朋友曾經入手表示效能與散熱都很滿意,但沒甚麼機會好好的玩到。 現在有機會入手當然是得好好的測試一下各方面的效能與表現。 顯卡本體:採用DirectCU II(DCII)散熱器配置。 DCII銘牌: 輸出配置:兩個DVI與HDMI。...
  5. shadowsfall.tw

    微軟"AMD推土機性能更新"測試比較

    八核PHENOM跟FX據了解一樣都是ZAMBEZI 不過就是有鎖頻 據稱是要給某些地區的採購標案使用
  6. shadowsfall.tw

    APU最頂級搭配-ASUS F1A75V-PRO 開箱小測

    APU因為設計的關係,變得有點像INTEL的SANDY BRIDGE一樣外頻與PCI-E連動,這在超頻上是有些難度。 並且大部分的APU USER可能都不太會需要大幅度的超頻,對於VRM的散熱與相數就並不太需要過分的要求, 另外加上了A75晶片還整合了USB3.0,因此大家在選購的時候比較不會偏向購買過度豪華的主版,平價的A75甚至是A55足矣。 不過近期APU也即將推出K版處理器,帶來超頻的可能性,或許有些玩家就會選擇購買高階一點的主版, 這次要把玩的就是華碩APU對應產品線中最高階的主版F1A75-V PRO,以下便針對這張主版做些簡單的介紹與測試。...
  7. shadowsfall.tw

    最便宜的四核心???AMD Athlon II X4 631 效能測試

    說到FM1腳位大家一定是想到是同時具有內顯功能的FUSION APU了,不過前一段時間市場上出現了一顆有點不太一樣的”APU”…. 雖然是FM1腳位,但是命名卻是叫做Athlon II X4 631 ? 這似乎有點矛盾。這不就是又把內顯拿掉了嗎? 不過仔細一看價錢倒是發現相當的便宜,幾乎就是市場上能找到最低階的4核心處理器了, 接下來就簡單做些介紹與測試來看看這款ATHLON品牌在FM1腳位上的續命之作吧。 以下是Spec:631時脈2.6G,可以看到與過去的AM3 ATHLON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製程設計降到了32nm,步進和其他的APU產品一樣為B0,...
  8. shadowsfall.tw

    四核心省電王者登台-AMD ATHLON II X4 605e省電板CPU測試

    AM3腳位應該是不會有32nm產品 主要C2/C3差在於工耗 以及DDR3-1600的相容性
  9. shadowsfall.tw

    四核心省電王者登台-AMD ATHLON II X4 605e省電板CPU測試

    因為在下插了5850 主板又是比較耗電的PERFORMANCE BOARD 如果是880G內顯之流 結果又會不一樣 平台的耗電就供大家當個參考 參考CPU的耗電就好瞜..^^ 不過說到底還真的是上市太晚了;x;
  10. shadowsfall.tw

    重量級旗艦機殼登場-CM Storm TROOPER 遊騎兵機殼開箱測試

    Cooler Master的電競支線CM Storm近期推出了不少好東西,像是在COMPUTEX便已經出現在展場的5.1聲道耳機SIRUS 5.1、個人蠻喜歡的機械式鍵盤Quick Fire Rapid,以及在2011將盡之時推出的這款Trooper。 基於把玩過Enforcer這款機殼後,對於CM STORM整體評價大升的的經驗之下,入手了這款從外表、重量都和CM本線的HAF X 有得拚的旗艦級機殼TROOPER。 而以下便是針對這咖CM STORM最新力作的裝機介紹、分享,以及小小感想。 機殼本體外觀:也是走粗曠線條風格,令人想起HAF系列機殼。前面板為9大。...
  11. shadowsfall.tw

    四核心省電王者登台-AMD ATHLON II X4 605e省電板CPU測試

    其實Athlon II的e省電系列,從發布以來,網路上一直會不斷的有人提到這系列省電利器,不過在台灣遲遲不引進販售, 總是讓不少想打造省電但又有定效能的玩家扼腕,不過近年來在台灣的ITX主機風潮逐漸風行,開始販售的機殼與主板逐漸增加, 同時也或許多少受到了來自I陣營的省電型I3的壓力,終於在台灣引進了後綴有e系列的省電型CPU(雖然有點晚,但有反應總比無動於衷來的好是吧;) ), 而且一次引進了三款,分別為兩顆三核心的405e、415e,以及這次的主角四核心605e。 對於某些想讓舊有的AMD主機或是ITX系統降低更多功耗的使用者應該會有些興趣。...
  12. shadowsfall.tw

    解放你的APU,A5-3500超頻3GHZ簡單測試

    說到AMD處理器最有特色的,應該就是3核心處理器了吧。 從Phenom I推出第一顆三核心處理器開始就是在探求高CP值的產品,進入到45nm時代的全民開核更是推上了新的一個高峰,有好長一段時間某些站台的制服套餐幾乎都是ATHLON II 4XX在HOLD住場面..XD。 很不意外的到了32nm新世代,APU以及推土機當然也是在這塊有所規劃,分別有了這次要測試的A6-3500,以及之後看有沒有機會玩到的3模組6核FX-6100系列。 下面便是APU A6系列的規格表。...
  13. shadowsfall.tw

    辦公室電腦升級良伴-Asus P8H61-M LX PLUS 開箱測試

    與日新月異的家用市場不同,辦公室的電腦環境其實是個非常”懷舊”的地方。 在我的印象中,你可以找的到最多老舊電腦周邊的地方,不是學校,就是辦公室了, PS/2的滑鼠這基本題以外,老當益壯的點陣式印表機、年紀都快比你大的數據機,幾乎都還是有辦法找到,而且幾乎都還在運作中,沒辦法馬上換掉。 也可能可能是這些器材太重要、太貴重而無法與時俱進,像是一些實驗用的器材,幾乎都是走com port,前面提到的數據機也是如此。 而許多點陣式印表機更是只有lpt port,因此常常在對於這些特殊需求的電腦升級時得耗費苦心。 這次要測試開箱的ASUS P8H61-M LX...
  14. shadowsfall.tw

    A55也有USB3.0?功能俱全的華碩 F1A55-V 開箱測試

    APU在發布的初期,主要搭配的晶片組是功能比較完整的A75晶片組,功能齊全的A75讓使用者在組裝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擴充彈性, 通常也都是由A75晶片組來負責較hi-end產品的部分,但其實AMD同時也發表了A55,藉由縮減功能來分割不同的產品區間, 不意外地的便是負責較便宜的裝機入門主版,至於兩者的具體差別下面的結構圖應該可以說明兩者的不同。 可以看到A55與A75主要的差別在於SATA 3/6 Gbps與USB3.0的支援與否及2.0的數量, 對於大部分還在使用機械式硬碟的使用者來說,SATA 6GBPS自然便不是大家關切的功能。...
  15. shadowsfall.tw

    老SSD重獲新生-ICY DOCK MB882HX SSD Xpander 開箱測試

    時至今日,購買到容量夠大效能也夠快的SSD已經不是太困難的事情了。但是就算入手了新品SSD,角落裡那顆曾經陪伴多時的老舊小容量SSD總還是想物盡其用,但以現在主流的Windows 7 ,當年的主流30GB容量少說佔掉6成以上,沒辦法讓更多的應用程式加速。而在Z68的iSRT技術的發表之後,拿來當作機械式硬碟的快取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這也只不過是能讓Z68晶片組獨享,其他的平台就只能說抱歉了。 而這次要把玩的ICY DOCK MB882HX SSD Xpander 乍看之下似乎是類似SSD CACHING的外接裝置,但實際上卻是採用了另一種想法:倍增SSD可用空間。...
  16. shadowsfall.tw

    少了條線,方便無限-ALTEAM 亞立田RFD-847W無線耳麥開箱測試

    不管是在線上遊戲和同伴合力廝殺,還是夜深人靜的情話綿綿,互相透過電腦進行語音溝通已經是行之有年, 從遊戲玩家專用的Team Speak、最熱門的網路電話軟體SKYPE,還是現下流行的語音聊天軟體RC語音。 不管你用的是什麼,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選擇了耳機+麥克風一體的耳麥。只要把音源線、MIC線插進對應的孔位,就能輕鬆使用。而有些高階耳麥,甚至自帶了USB音效卡追求更好的音效。 不過不管是哪種耳麥,總是免不了要帶一條線材來連接電腦。有時怕線材意外受損故障、線材太長收納麻煩。或是有時候就只想在躺在床上輕鬆的聊天不要只是呆坐在電腦前面對著螢幕講話,而不是受到線材的束縛。...
  17. shadowsfall.tw

    低功耗動物機 + HTPC的好選擇A6-3650 基本效能測試

    繼一系列對於A8-3650的測試之後,我想現階段應該還是比較多人對A6會比較有興趣一些,問題是出在於價錢, 雖然A75這個平台普遍都做得很實在,I/O的齊備性、價錢定位也都不錯,但是問題可能還是出在APU本身的價錢, 在台灣的訂價還是偏高,而目前舊ATHLON X4也還沒完全斷尾,說實話這會造成消費者購買的兩難。 我想APU本身的價錢還能再降應該是可以大幅提升購買慾望。 好了,感想說完了,來看看這次的主角A6-3650,一樣先從這張規格圖開始: 由上圖可以看到兩者的差別在於時脈與內建顯示核心與時脈的多寡, 但CPU同樣都為4core,同樣在CORE...
  18. shadowsfall.tw

    遙控、傳輸一線搞定-ATEN CS168 NB/PC輕鬆連

    USB 即插即用雙電腦控制+檔案傳輸???這東西能用在哪裡 我仔細的想了一下,很多人應該都有著使用VNC一類遠端遙控軟體來操控他台電腦的經驗, 不過往往使用速度與體驗會受限於你的網路環境。又或者像是一些牧場族會使用比較低耗電的電腦, 平常就放著抓檔,連螢幕都沒有配置,但有些時候又會需要被控制來做些臨時的調整, 還有太多太多可能的場合只是需要臨時、機動性的快速操控/管理別台電腦,此時應該是相當受用。 而這次把玩的宏正 ATEN CS168 或是便是在此種思維及潛在的需求之下所誕生的產品。 接下來便開始簡單的開箱、介紹、以及實際的測試體驗。 產品外包裝:...
  19. shadowsfall.tw

    APU裝機潮的前奏-技嘉A75M-UD2H主板搭配A6-3650簡易開箱

    其實我要承認,在台灣的主板大廠中,技嘉的主機板是最不容易引起我興趣的, 或許原因是出在於我認為過度”平實”,不像華碩的大量採用新技術或強調強大的超頻, 也不像華擎、微星一般勇於殺出價錢重圍,一切都是如此中庸平實。 不過在當好人幫別人、朋友組裝機器的時候,這種平實的特色就非常的受用。因為平實,所以就不會想要去做一些大超特超的動作, 也不會特別擔心可能會買到比較省料的版本,算是個人幫人出機時的最佳選擇。 而APU出現之後,技嘉當然也沒有放過機會,出了數量還不算少的FM1插槽主板來搶攻這片裝機市場。因此繼先前的MSI...
  20. shadowsfall.tw

    效能狂飆200% 雙顯技術最高境界-AMD A8-3850+HD6670 效能測試

    先複習一下先前出現過的Dual Graphics 相容性列表: 由於Dual Graphic對於顯示卡型號的支援度比以前廣不少, 因此這次請來了新的夥伴-應該算的上是免插電最強的HD6670來再試Dual Graphics技術在效能上的的進步, 順便比較不同等級的顯卡,在同樣CPU的Dual Graphics運算之下的效能差距,或許可以找出比較適合Dual Graphics達到高C/P值的型號。 這次的新主角,HD6670,為微星製造之產品: 搭配原有的A8-3850與A75主板,不小心組成了微星戰隊(? XD: 測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