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L

    顯示卡 NVIDIA RTX 5050 8GB 已有廠商預註冊型號

    5050=135瓦.....頂多做成6PIN供電的LP 無法做成免插電的LP型號 都降到50了還沒有LP 看樣子想要免插電的LP只能期望30了 2025年去買原價的2024年2月發布的 3050LP 6GB = 6000台幣有點令人難受 趕緊出新款的吧 我沒LP 想買一款
  2. L

    顯示卡 NVIDIA RTX 5060 8GB 推出第一時間可能無評測供參考

    我不希望有人把我帶上口罩會變帥的理由歸納的那麼的膚淺 只是因為我不讓你看? 不不不 才不是那樣
  3. L

    處理器 Intel 13、14代 Vmin Shift 不穩定問題修復, 0x12F 微代碼更新

    如果INTEL嚴格限制功耗牆 電壓牆 電流牆 將之做在管理引擎(ME)裡 體質只有達標得才標上14900K(S) 事態也不會演變到今天這個地步 消費者額外掏錢買K+Z變成只是解鎖BIOS選項 享受可以在BIOS裡調處理器倍率的優越感 這個優越感可以額外賣錢 本來是一筆很好的生意 居然演變成手下小弟主板廠無限加電壓解鎖功耗壓榨性能把老大給搞死..... INTEL這個大哥當的不行啊
  4. L

    4090 in A4機殼?! Thermaltake曜越 TR100

    主板那一側的配置結構跟銀欣10年前的小烏鴉以及ML08簡直一模一樣 我對這個機殼不滿意的地方有: 1.品牌是TT 2.正面的TT品牌LOGO很可惜是印上去的, 如果品牌LOGO是貼紙貼上去的 就像許多華碩與華擎的相同版型的PCB根據用料的不同貼上不同的主機板型號一樣的做法 那我還可以接受 撕掉貼紙就好了嘛 3.濾網看起來挺細緻好評 但是濾網裝在內部差評 10年前的銀欣ML08就有在窗口上外掛極細緻濾網的設計 好好跟人家學學 銀欣的ML08的濾網我兩年沒清 內部幾乎毫無灰塵主板與顯卡都乾乾淨淨的 TT這款機殼能不能達到這個效果令人存疑 4. 因為品牌是TT...
  5. L

    顯示卡 MSI RTX 5090 SUPRIM 出現接頭熔毀案例

    責任分擔的設計機制以及莫名其妙某人需承擔面子 例如:插頭是PCI-SIG組織設計的, 沒有具體定位到某人 這樣nvidia採用這個插頭可以免除責任 但是nvidia之前強推顯卡合作夥伴必須搭載這個電源插頭如果強行取消 則老黃的面子掛不住 為了老黃的個人面子只好犧牲全世界的電腦玩家心驚膽戰的使用這個有風險的電源接頭 也許還有更深入的戰略意義與人性實驗目的 測試電腦DIY使用者是不是真的有那麼見 見到這種超過6萬的頂級顯卡還須承受燒毀的風險依然選擇購買 從買了且燒掉往返送修的冤大頭不甘於被沒買的玩家嘲笑於是轉而嘲笑沒買的玩家是魯蛇 連6萬5的顯卡都買不起 事實證明...
  6. L

    顯示卡 MSI RTX 5090 SUPRIM 出現接頭熔毀案例

    本來不想回 ... 用原廠線的觀念是沒錯的 但是 換線沒有當下立刻燒代表線材相容 用三用電表短路檔 PIN 對PIN測試短路逼逼叫 就可以測試線材相不相容 這個線裡面不像蘋果lighting數據線裡面有摻IC搞鬼 會燒單純是機殼側板壓到彎曲導致其中一排接觸不良電阻變大然後發熱 最後燒黑 但是沒學過基礎電學的人怕得要死不敢換線插 隨便你 我覺得你這樣很好 也不打算改變你 反正我對這種新接頭電供跟顯示卡都不買
  7. L

    處理器 AMD AM5 將支援 Ryzen 9000G (Gorgon Point)、EPYC 4005 (Grado)

    即將推出的9000系APU代號Gorgon Point是zen5也就是跟9700x相同架構這點我已經知道了 反正是現有技術的排列組合 我更感興趣的是AMD的未來架構是否取得INTEL AMX指令集的授權 這是由CPU執行等效於GPU內部的tensor core功能的指令集 CPU能夠執行一部分GPU上特定運算單元的功能且資料格式是完全相容的這點是很重要的 這讓將來的家庭伺服器中的AI功能例如AI相冊)在沒有外部GPU的情況下也能夠執行的不太慢
  8. L

    機殼與電源 InWin 迎廣推出透視 PRISM 機殼

    前置 I/O 面板則配置高速 USB 3.2 Gen 2×2(40Gbps)Type-C 端口 這裡是不是打錯字了阿?USB 3.2 gen2x2 我記得是 20Gbps
  9. L

    顯示卡 MSI RTX 5090 SUPRIM 出現接頭熔毀案例

    我昨天在油管看到了這則消息 爽了很久 那些說微星電源供應器雙色設計很安全的人..... 不行不行 業力回報的很快 做人要有口德 NVIDIA就放開了讓下游顯卡製造商自己選擇合適的接頭就好了 不應該強制採用破規格...
  10. L

    MONTECH HS01 PRO 開箱, 可翻轉倒置 左右放都行

    說創新結構倒也還好 各種主板朝向早已經被機殼廠商玩了一遍 說說我認為的缺點:濾網下方有一堆IO面板以及風扇集線器的線材擠在那裏很難看應該要提供一個塑料遮羞版 2990這個價位我認為應該要提供 至於線材過長令人煩躁的缺點只能自己動手把線改短了 指望廠商是沒用的
  11. L

    記憶體 全球首發! 芝奇推出 DDR5-6000 CL32 256GB (64GBx4) 超大容量套裝

    可喜可賀 終於有廠商保證的64GB*4套條可買了 接下來就看芝奇能獨佔這個利益多長時間了 或許下一代單CCD12核心的MEDUSA上市後AM5的甜點頻率不再是6000後 這組256GB套條很快就會變成過時產品
  12. L

    華擎ASRock B850M PRO RS WIFI主機板-擴充性充足,中階小鋼炮報到

    華擎B850M PRO RS 原價屋賣5990 同價格上無法跟華碩 TUF GAMING B850M PLUS WIFI的規格競爭 就算跟自家上一代B650M PRO RS的3990競爭 也明顯競爭力不足 pcie gen4 x16升級到pcie gen5 x16就貴了2000塊 就算扣掉WIFI網卡500塊也貴了1500塊
  13. L

    機殼與電源 MONTECH 推出 XR Wood 機殼

    如果濾網是像Antec P20C系列的細緻濾網的話這款機殼堪稱完美 我手邊目前還沒有一款快速拆側板的機殼 之前雖想入手MONTECH XR但想到它沒濾網且風扇超難看後來還是作罷 這款XR Wood去掉了以往MONTECH品牌的土鱉味 但是少了AIR1000系列的彈出式抽取細緻濾網 只能再忍忍
  14. L

    Intel 推出 200S Boost 設定,提升 Core Ultra 200S 效能

    在13/14代事件產生且經歷過有保固跟沒保固一樣的情況下 此時寫出"開啟 Intel 200S Boost 超頻並不會使 Intel 提供的處理器保固失效。" 只會產生一股很奇妙的感覺 這感覺就有點像看見習近平出訪越南呼籲那些被他欺負的盟友團結起來對抗美國的單方面關稅保護主義
  15. L

    GNR 9950X 64GX4 6400MHz 來了

    請問一下,我在芝奇的官方網站查詢這組記憶體套條的QVL有華碩TUF GAMING B850M PLUS WI-FI的型號,芝奇的意思是插兩條可以跑還是插4條也能跑? https://www.gskill.com/tw/qvl/203/426/1736132870/F5-6000J2836F48GX2-TR5NS-QVL 主機板廠商的記憶體QVL列表不齊全的原因是公司現有的測試設備不齊全,擁有的記憶體型號不夠多,但是記憶體廠商記憶體是足夠多的,但是問題來了,它就只列出主機板型號,沒說是插2條可以跑還是插4條也能跑指定的頻率+時序
  16. L

    儲存設備 WD 與微軟等合作夥伴共同推動稀土元素回收與循環再利用計畫

    稀土回收的聯合宣言裡有WD與微軟卻獨缺了SEAGATE是否表明了CCP確確實實的附體了SEAGATE,導致SEAGATE不願稀土回收技術能夠普及? 真有意思,司馬昭之心
  17. L

    顯示卡 AMD RX 9060 XT 規格曝光, 2048個串流處理器

    2048SP..... 已經四代了 6789代的60XT都是這規格 真棒AMD
  18. L

    「好像不能幹嘛?但就是想買呀!」Keychron Q0 Max全鋁無線數字鍵盤 開箱分享

    有3790的話 我應該會先買 巧控板 (USB‑C) - 白色多點觸控表面 觸感比很多筆電內建的觸摸板好很多 這數字鍵盤的確不在優先購買清單上
  19. L

    顯示卡 NVIDIA RTX 5060 Ti 定價可能與前代持平

    感覺台幣定價被詛咒了 去拜託賴總統對美宣戰吧 把台灣割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