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R

    蘋論:台灣之醜 醜得要命

    台灣是有多落後.... 哪個先進國家, 講來聽聽吧
  2. R

    〔轉貼〕Windows 8 預覽版開始提供下載

    聽說win8 可以直接完 360 的遊戲?! 不知真假 不然有點懶得再買一套OS
  3. R

    H100 測試 + 感想

    會不會是因為水冷頭那裏的風扇強度開關只有調到二而已? 一體試的水冷期卻都蠻適合新手用的 會是在踏入水冷領域前, 先體驗看看的過度散熱器
  4. R

    H100 測試 + 感想

    ? 目前看起來好像還可以? 在烏鴉2 機殼裡好像也只能放最下面?!
  5. R

    H100 測試 + 感想

    是懶人型的, 只要鎖上cpu水冷頭再找個地方放冷牌+風扇就好了
  6. R

    H100 測試 + 感想

    (第一次發開箱文, 開頭想了很久, 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 三四天前, 等了很久的 CORSAIR H100終於到貨, 比台灣慢了很多天, 不過人在偏僻小鎮, 買的到大概就偷笑了...... 所以趁個周末就讓他跟H50 交班, 順便發個測試文 雖然已經有兩位網友發了CORSAIR 的開箱, 但想說發個H100 vS H50 的數據讓想買的大大參考參考, 也談一下安裝心得! 廢話說太多, 請看圖與解說 舊的h50, 已經拆下來 冷牌與風扇, PUSH-PULL(推拉) 模式 風扇是 CM EXCALIBUR 2600RPM (推)+...
  7. R

    機殼散熱: 疑問與建議

    看到大大的水冷配備, 實在很佩服 我還在慢慢爬文研究水冷的基本東西, eg 水流到底怎麼走的, 水冷頭的差別? 三分管 ? 2分管? 製冷片, 等等入門的東西. 我對噪音容忍力普通吧, 沒有特別敏感, 以 rv02 e 來說, 三個穿山甲全力開動, 我覺得有點吵 如果都轉到 靜音模式, 那我是覺得還蠻安靜得 另外大大建議可以用風壓高的風扇來改善冷排散熱能力, 我現在冷排是夾在兩個風扇中間 所以位置大概是這樣: 機殼濾網<- Noctua NF s12B(往外吹) <- 冷排 <- CM Excalibur (往外吹) N牌是接一般大四pin 電源全力開...
  8. R

    機殼散熱: 疑問與建議

    平時我大概也是用 4G 在跑, 其實也沒有甚麼樣的需求要把 U 操到 4.6或到 4.8 超到那麼高, 其實就像e 大說的純粹是爽一下, ;x; 水冷系統, 一次換上要不少錢, 所以也是讓我有點猶豫的地方;em44; 爽度和自身的能力的平衡點, 也只有自己才抓得出來 超頻真的是因人而異, 所以我得想想看自己要投入多少;face0; 謝謝拉
  9. R

    機殼散熱: 疑問與建議

    恩 e 大, H50 的冷牌的確比H70 的薄了一些 我上網看過一些比較, H70 雖然比 h50 好, 但好像效果有限 買其他大型的風冷散熱 eg silver arrow etc. 會擔心對mb 的負擔 (而且h50 也剛買半年吧, 換掉有點可惜拉~ ) 所以才會想用目前主要配備, 看可不可以做些改進.... 如果真要換, 我有可能考慮上CPU 的水冷 eg Larkooler Universal High Performance Complete CPU / VGA / Chipset / Mosfet Liquid Cooling Kit...
  10. R

    機殼散熱: 疑問與建議

    想教各位大大在超頻上散熱的一些問題 (不知道該不該發在硬體區還是超頻區) 小弟電腦規格: CPU: 980 cooler: Corsair H50 MB: MSI Xpower RAM: G skill trident 2000 Case: RV2 E 目前碰到的問題是, 在超到 CPU:4.6 G (200x23) + uncore 4G (Vcore ~1.42V, QPI 1.45V, Dram 1.65V) CPU 的核心會過熱, 超過九十幾度, 然後會開始自動降倍頻 ~ 22/23 的跑 想請問說在目前的情況下開如何改善散熱呢? 目前...
  11. R

    [CPU] 溫度問題

    嗯嗯, 謝謝大家, :D 看樣子是我少見多怪~ ;x;
  12. R

    [CPU] 溫度問題

    想請問各位大大的CPU 核心溫度會差很多嗎? 小弟得CPU是 I7 980 用everest 看核心溫度時, 核心四總是特別低 4.2 G 沒燒機時, 其他核心差不多是 40度 唯獨核心四是 34 度 燒機時溫度都會上升, 但 核心四卻會比其他低8~ 10 度 重新上過散熱膏, 和確認散熱有裝好, 但還是一樣 請問這樣正常嗎? 我需要擔心嗎?
  13. R

    輻射值你了解多少!?

    感謝, 這大概是在大學畢業後, 看過最專業的解說了!
  14. R

    你的SANDY BRIDGE全速時會掉倍頻嗎? 那是SANDY BRIDGE 的throttle機制

    請問C大, 這是針對 SB 嗎? 因為我在測 I7 980 4.8 G 時, (200x 24) 發現倍頻有時會突然掉下去 (24~22) FSB 有時也會掉 ( 200~ 190) everest 顯示的 CPU 表面溫度~ 71~73 度左右 但核心 (CPU 1/2/3/4/5/6) 最高曾經到 101度...... ) 散熱+系統風扇有做過小改良了, 這是不是代表已經超不多到空冷的極限了 CPU cooler: H50, 冷排在前方5.25 bay +CM 石頭劍
  15. R

    超頻初學者, 目前成果 + 幾個小問題

    感謝asetadam大 的回答, 原來是要看核心溫度比較準 那這樣我的溫度可能太高了, 因為測試4.8G 時曾經高達 100度...... 請問 tissot0307大 的頻寬指的是? (記憶體? Gfloops?)
  16. R

    超頻初學者, 目前成果 + 幾個小問題

    兩三個月前自組了一台電腦, 也開始慢慢學超頻 以下是目前的心得, 希望大家可以分享點意見與建議 系統配備: CPU: I7 980 MB: Big Bang Xpower RAM: Corsair Dominator 1600Mhz 2GX3 CPU cooler: Corsair H50 VGA: MSI 460 Hawk x2 SLI PSU: Corsair AX 750 燒機程式: Hyper Pi 32M/ 12P + Hyper Pi 32M/16P + LinX 10 loop 測試程式: 3D 06 / 3D Vantage CPU...
  17. R

    [滄者狂少,福虎賀歲]X58基本超頻200/2000概念與Hyper pi實作

    嗯嗯..那我應該要多多自己測試才會知道, 畢竟每顆CPU 體質也都不一樣. 謝謝您的幫忙 最近在研究您的教學影片和 BIOS 裡的每個選項 常常在了解那些選項功能後, 卻不知對OC 會有甚麼影響 盼望到時再請教您
  18. R

    [滄者狂少,福虎賀歲]X58基本超頻200/2000概念與Hyper pi實作

    狂大, 想請教您關於電壓調整的問題 之前測試 4 G Vcore 1.35, Vtt 1.4 可以過測 後來又測過 4G 但 Vcore 1.356 + Vtt 1.40 或是 Vcore 1.356 + Vtt 1.41 發現兩者都不過測, 我想這是回應道您一開始說的, 超頻不是絕對的加壓而是尋找一個平衡點 假如我一開始用 Vcore 1.356 + vtt 1.40 為起始點, 在不過測後, 我該怎麼判斷該減壓還是加壓? 您的另一篇教學文章討論到 "加壓的時機", 讓我學到如何判斷是哪裡的電壓不夠以及時間點 那想請問減壓的時機開如侯判斷? 感激不盡!!!
  19. R

    [滄者狂少,福虎賀歲]X58基本超頻200/2000概念與Hyper pi實作

    vtt 加壓一格後, 可以過測super pi super pi 在測試時, 第一次當掉; loop 4 左右吧 當時close the program, 沒重新開機 直接再測一次, 然後過 loop 24 這樣是不是代表系統仍有些許的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