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R

    處理器 AMD 發布新散熱器 Wraith

    ;rr; 之前有看過長很像的東西 原來就是這顆喔 想說那散熱鰭片的設計那A感覺像樓梯 不過聲音倒是真的有比較小聲 ;face12;
  2. R

    XFX R9 380X 效能測試, 對比 R9 380

    XFX 訊景(公司是叫松景) 其實這家公司的產品真的還不錯算挺用心的 原本是N社的高級合作夥伴 但在08年轉換A社路線 (不過當時是以分身景鈦 之後才正名為景訊) 當成為A陣營後的重心幾乎都是以大陸市場為主(在N社年代 則是以歐美市場為主) 其產品.........扼~是不便多說太多 但基本上有很多不是自己做的就是囉;face12; 不過在QC上要求算嚴格 在細節部份也算用心 所以在內地的口碑還不錯
  3. R

    [求菜單] 求修圖用的菜單(INTEL CPU + MB),不一定需要最新的產品

    扼~你的須求應該是在記憶體 以及 HDD 部份較多 反觀CPU 與 M/B比較沒有太大關連 但還是要看你使用的軟體是哪種 如果是一般的美工機 重點是在記憶體要夠大 (記憶體差很多 不過還是要看你開的圖檔有多大啦 但印象中 RAW都很大;face12;) 還有 HDD的讀取 (HDD的規劃 因個人比較不熟 不敢建議太多 但一般的美工機 都是會用SSD+HDD ) 那顯卡的部份 就要看你用的端子輸出差異 (24吋以上 會有部份差異 此時就要考慮使用獨顯 或是內顯調整至2G以上空間) 其次就是你的電源要好一點就是了 真的要用好一點的 真的要用好一點的!!!!(很重要!!要說三次)...
  4. R

    新買入 藍寶石R9 380X有電流聲

    ;face12; 有一個方式 樓主試試看 或許能改善 就是將垂直同步關閉 或是 另作設定(相關的部份在M01 及 PCDVD有人討論過 都有改善) 但究竟為什麼?還是一個不解的謎.........;face12; (謎之音 : X~你就直接說 用料差不就好了;tongue;) 但事實上 牽扯到電?! 有時真的很難去定義 孰是孰非 因為有遇到過 最終的問題是來自消費者家中的供電 且其POWER較差 導致物件不正常運作
  5. R

    左右為難...淘寶的Xeon e5-2695v3 的疑難雜症

    ;face12; 樓主遇到的應該是轉賣情況1 或是 這顆U 真的很搶手 在淘寶 及 露O 其實很多賣方根本是同一個人 或 同一個組織 那會隨著市場的波動做調整 且評價部份~說實話 看看就好 很多ES品 其實知道一些特定的門路 自己就有辦法收到了 謎之音 : 你就直接說新店那一帶就有幾個是專門在賣這些怪東西的就好了唄
  6. R

    顯示卡 《古墓奇兵:崛起》採用AMD TressFX 3.0, 卻又跟N卡搭售?

    ;face12; 拳頭大的就是硬道理 會談條件的就是好業務 由這不難看到 軟體商其實真的很............扼~看倌懂得這意思的 以利為優先唄 對他們來說 消費者都一樣 無所謂的A粉 N粉;face12;
  7. R

    機殼與電源 技嘉重返電源市場, 新款GP金牌由僑威代工

    這是好事! 其實在高階市場的POWER 台灣的硬體製造商一直想踩進去 但不知道怎麼進去(主要是市場接受度問題) 就了解 有一些顯卡廠商其實之前有做過類似的動作 但似乎接受度不高 希望雞排能有好的表現啊
  8. R

    左右為難...淘寶的Xeon e5-2695v3 的疑難雜症

    ;face12; 不太建議 除非你真的懂淘寶生態 淘寶的生態很極端 而且很多主要元件 並不是很"乾淨" (怎麼定義乾淨一詞 見仁見智 但基本上個人是很怕麻煩的) QS (Qualification Sample) 說白了就是最後一版的 ES (Engineer Sample) 兩者之間 孰優孰劣 很難定義?! 因為現在大部份的ES 都是兩大社(A 與 I)提供給 軟硬體製造商 測試使用 QS則大部份是業務間的伴手禮 而真正的 ES (Engineer Sample ) 是比較少見的 (因其可調整的內容性太多了)
  9. R

    顯示卡 AMD下代GPU代號北極星, GCN之後最高效架構

    其實台灣有某家的卡 也能開 但數量很少就是了 而且貨量打的很散 65%在內地 而有某牌子的卡 也是能開 台灣很少見 但日本可見 (全部都是同一個製造商出品的 只是沒掛自己的LOGO就是囉 應該有人已經猜出是哪家了)
  10. R

    宇帷core DDR3 1600 發光記憶體 竟然上了2143

    ;face12; 其實很多品牌的物件 是物美價廉 正所謂"高手在民間" 應該也能套用在這吧 其實對於隱藏版的製造商論 他們的心態是符合大眾市場 但不想做太多的宣傳(如果有相關行業的網友 就懂我在說啥) 其實有時覺得也挺有趣的 現在的人似乎挺容易被"媒體"帶著走;face12; 此時只能套用菜市場常出現的台詞 :一試成主顧
  11. R

    機殼選擇 ~~請各位給意見~~ ^^

    NZXT H440 白色系 1.如果跟主版有配色是不錯的選擇 功能性來說也算不錯 其整線算是都藏於背板 也都有線勾固定 2."FAN線統合"在背板 也算是一個不錯的設計(其前置3X12CM FAN OR 2X14CM) 而外接端子口 為固定式鎖在機箱內可避免拆面板時 不小心將卡筍弄斷 銀欣 新烏鴉RVX01 1.比較吸引人的應該就是它的進出氣口 設計在底部 且為快拆 內裝部份就比較沒有什麼吸引力 2.該物件 取捨掉5"25槽 個人覺得或許現在很少人會用到了 但還是不該拿掉 這點比較失敗一點;face12; CM Storm Scout 2 1.端子口有設置防塵蓋...
  12. R

    顯示卡 美國新蛋公布顯卡銷售榜, GTX 970是大贏家

    :PPP: 點到亮點!!! 問題終歸於 "系統" 其實現在A與N 都是在皮皮挫..........因為"小軟" 這一次的動作 看起來頗有決心 想讓大家改用WIN10(或許是插屁的前車之鑑 所以乾脆這次就半哄半騙要消費者改變使用) 但問題就在WIN10的一些BUG都沒解決 甚至是有很多硬體的相關問題 而在這一次的深紅 的確是讓A社使用者 在很多遊戲中 "有感的" 不同 且還是有少數的使用者會有相關 "硬體問題" 存在!!(這部份不便多說太多原因;face12;) 但N社當初的3.5G問題 真的對於重度玩家會有影響 到現在? 嗯~好像還是沒有完全的解決 那這就不多提了...
  13. R

    XFX R9 380X 效能測試, 對比 R9 380

    感恩樓主分享:MMM: 感覺XFX 這片顯卡還算挺用心的 尤其個人偏好艾爾達的顆粒(雖然它已經不見了) 加上風扇與散熱鰭片分開的方式 真的讓清潔上比較好下手 (其實這點挺重要的 現在的顯卡都不便宜 對於很多硬體玩家有差) 只是當初有拿到一片來試機 FAN高轉速的聲音 有點難以接受就是了
  14. R

    輸出入週邊 USB的工具應用, 電烙鐵、鑽頭、保麗龍切刀

    ;face12; 發現大家幾乎都是看MM 雖然物件端口 不是很明顯 但應該頂多只有3.0吧 謎之音 : 你自己不也是只在看MM
  15. R

    顯示卡 美國新蛋公布顯卡銷售榜, GTX 970是大贏家

    討論空間本就是這樣 倒也沒有什麼 只是看到這樣的新聞 總覺得媒體真的很容易影響消費者 ;face12; 有很多物件 可以說是 "成也媒體 敗也媒體"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 最後買單的都還是消費者............所以有很多的硬體玩家 他們不願意再公開的選邊站 因為他們知道 這永遠是個口水戰 或許是隨年代的不同 有很多重度遊戲FANS 他們現在也學聰明了 就是準備兩台機種 看遊戲支援哪家硬體 就使用那台裝遊戲 (什麼A與I 或是憤怒與泰坦 看不懂啦~我只想玩遊戲啦:PPP:) 反正銷售數字 並不代表效能與支援度 在每個人心中自會有一個衡量的尺度...
  16. R

    顯示卡 ASUS R9 Nano 白色版調降價格

    新技術的物件總是比較貴;face12; 但當原廠沒有開放更高版本的資訊時 其他製造商也不便多做變化 也僅能從外觀或是用料去改變 畢竟HBM 是像大樓式的晶片 將記憶體蓋大樓 而非是LAY在PCB上 自然對於頂級消費者 吸引度低了一點 畢竟在一些大作 記憶體的大小影響著反鋸齒
  17. R

    關於安裝 利民的Macho rev.B

    ;face12; 感恩回文 告知原來買了利民的FAN後 墊片有問題 要自己手工土炮 心中默默的表示.............還好我是用雜牌風扇 一顆299有找 所以不用自己手工DIY
  18. R

    顯示卡 美國新蛋公布顯卡銷售榜, GTX 970是大贏家

    其實這樣的情況不太意外 A社的卡 從HD7系列後 幾乎可以說是 " 未完成品" 主因就是在DRIVE 但隨著DRIVE的改善 A社的物件也慢慢的發揮它的優勢了 A社的卡 仍然保留著冶天的血脈 在影像上的成果 還真的是一流!! 那N社的部份 只能說他們的軟體策略太成功了 一個有沒有軟體支援的優化 的確是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19. R

    機殼與電源 聯力發佈 PC-O8 機箱

    這設計 似乎不是很理想 ...... 雖然原創有其特別的構思 但不管是個人 或 企業用戶 都不會想看到過多的線材 而其設計卻忘記這點 圖中是未配置硬碟的情況 當線材一拉出來...整體的美觀就........
  20. R

    電玩/軟體 AMD CPU 在 UE4 引擎遊戲中遭遇效能問題

    其實從一個第三方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只能說! 吃快打破碗;face12; 軟體商想快點發售軟體 (一分一秒都是要摳摳啊 快點讓我上市吧!!!!) 硬體商則是忙不過來 無法太快回應(A社現在很忙的;tongue;要準備新顯卡 還有新的CPU系列 晶片組的部份更是面臨到再不換 消費者可能會去放火的窘局) 結論是! 倒楣的永遠是消費者;face12; E)4 (不懂請注音;ton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