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H

    DELL 2408有亮點該換嗎...掙扎好久的問題

    我的2408之前冒出了一顆亮點(中間偏左的位置),根據當初購買的狀況,是DELL有保無亮,所以有亮點基本上是可以換的。...
  2. H

    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DIY電腦,下重本了 (基于ASUS STRIKER 780i

    樓主發文時i7還沒出現...當時最強的U應是QX9650(這也是S2F超頻上比較好的搭配,S2F四核400外頻普遍OK,450要靠一點運氣,想上480以上要常燒香求神保庇才買得到),不過太貴不符合效益;X3這顆Power我用過,應該是杰強代理的;很有份量,而且在價格上也很有競爭力...缺點就是實在是太吵了...通常效率上大概只有75%左右,高負載時也許可以剛好80%邊緣。不過似乎沒傳出什麼災情,以那個價位來說已算是不錯的選擇了。若以目前的標準來看,當時頂擊的配備規格在現在只能說普普,不過就那個機殼目前仍算是高檔貨,應該還是有不少人流口水等著;看來組裝高階電腦時,機殼的部分多投資一點怎麼說...
  3. H

    有沒有讀取比較順暢的DVD燒錄機可以推薦呢?

    感謝大家的推薦,最後幾經掙扎後終於選擇了SONY的燒錄機875s,雖然不曉得燒錄強不強,不過感覺讀寫頭的品質應該會比較穩定...希望這次可以撐久一點囉~ ps: 原本接一台ASUS燒錄機、一台SONY藍光光碟機,重開機後藍光那台有很高機率會偵測不到,也不曉得為何換了SONY的875s後這個問題改善了不少...這什麼道理啊...
  4. H

    [硬碟]硬碟往生前的"答答"聲...

    應該掛了。硬碟資料要救回是有機會,不過一般來說,只有企業用戶願意花這個錢。幾萬應該跑不掉吧。我以前也有聽同事說他上一間公司曾花20萬救一顆硬碟的資料。即使救不回也要付檢測費,這裡我就不確定要花多少,但檢測費應該不會是幾百塊就OK的。所以個人用戶,除非裡面的資料重要異常,不然就摸摸鼻子認了吧...
  5. H

    論壇離線編輯軟體

    原來還有這種軟體啊...記得以前打測試文章的時候,打到一半突然IE反白,跳出"這個作業已無回應"...當場差點翻桌...
  6. H

    有沒有讀取比較順暢的DVD燒錄機可以推薦呢?

    我上上一台是先鋒排,上一台DVD是ASUS的,型號好像是1608,目前現役的是ASUS的20X光雕機,這些DVD燒錄機都是用了一陣子以後,就會發生片子讀片慢、或不順暢、甚至有些片子讀很久都讀不出來(我說的狀況是不論原版片還是燒錄片都有這個問題,發生頻率多少而已)。我不常燒錄資料,燒錄不求快、只求穩,片子的讀取只求原版片100%讀取順暢,最好還能安靜,這要求應該沒有很高,可是陸續買的DVD燒錄機只要用上一年多都會慢慢發生讀取問題(1608那一台好像才用半年就不行了);昨天想開個GTA4來玩,放入原版遊戲片(因為遊戲要檢查),結果ASUS的光碟機一直吱吱叫,就是讀不出來,讓我感到很困擾,對我...
  7. H

    Q9550小測試

    溫度好低,我的Q9550上3.5G溫度就有點壓不住,室溫28度燒1小時,CPU就接近80度了。不曉得當時室溫是幾度,散熱器用的是原廠的還是哪一顆?
  8. H

    有人退伍後還會夢到自己在當兵嗎?

    剛從住很久的一個環境回家後常會有一段時間仍夢到之前的環境,別說當兵,我剛畢業時也常夢到自己還是學生,然後忘了交作業/考試沒準備,快被當掉,在那邊抱著頭燒的情景...
  9. H

    請幫忙介紹機殼..........尤其是毒大,謝謝

    這個直接去賣電腦的地方詢問比較好,眼見為憑...還有還是別這樣指名吧,"尤其"這個字眼好像很銳利...除非交情不錯,不然人家可能會不太高興,本來想回也不會回了...
  10. H

    [543]微星 R4850-2D512-OCSP 裝機卡小測

    之前聽說的是,當某MSI某ATI顯卡遇到甜甜圈的程式燒機時,很容易熱當,所以後來不曉得是不是微星自己去改的,遇到執行的檔名=甜甜圈時,顯示卡會稍微偷懶一下,因為沒盡全力跑所以就不會熱當,不過我自己沒用過ATI的顯卡,這個消息也沒有去注意,況且那是很早以前聽說的,現在MSI的散熱器已經不再是公版薄薄一片,過了這麼久也應該改良了,應該是已經不再有甜甜圈燒機熱當的問題。
  11. H

    GTX285+i7 920 3dmark06 20k

    i7 920也太強了吧,我兩張GTX285也才17000,還打不過一張i7 920平台的GTX285
  12. H

    建議非發問區增加草稿匣的功能

    非發問區通常都是版上的玩家提供圖文並茂的測試報告,比較完整的測試報告寫起來其實蠻辛苦的,但受限於討論區的結構,必須一次打完;雖然草稿匣也許有點偏離討論區的功能面,不過若能提供這樣的功能,應能讓熱心提供測試報告的玩家有更充裕的時間慢慢打,另外為避免打到一半就放著的問題,導致草稿匣文章越堆越多,可限制草稿匣存放的篇數(可參考短消息的作法,依照會員等級決定可存放的篇數)。
  13. H

    請問我裝vista裝到一半為何會出現藍底白字?

    技嘉GA-EX58-UD4P的QVL http://www.gigabyte.tw/FileList/MemorySupport/motherboard_memory_ga-ex58-ud4p.pdf 你的OCZ 2G不在列表上面,不過通常即使不在列表上面的記憶體應該還是相容;真的要確認問題的話,就是看能不能借到或買的列表上的記憶體;不然試著換個顏色的記憶體插槽試試看。感覺是比較像記憶體的問題。
  14. H

    現在購買 P45 LGA775 還是時機嗎???

    你的配備夠強啦,以玩電腦遊戲的需求,只講現階段的CP值的話,換顆Q9550($7500),買進4870($7000)/GTX260+($7000),算一算14500;換i5平台的話,主機板+CPU $11800,這還不算DDR3的價錢,就當DDR3-1333 2*2G=4G是$2000好了,那大概是花了$13800,跟前者差了$700,但遊戲性的效能一定比你的i5組合強上不少,而且前者的價錢應該還有幾百塊的空間。況且Q9550+P5Q...
  15. H

    IKONIK ZARIA-A20簡易介紹

    我買的時候是2900,因為原本的機殼實太大了,想換小一點的,結果就看上了這款機殼。大小算是適中啦,擴充性OK,裝得下長卡,而且機殼的高度跟長度也比一般標榜可裝長卡的機殼小一點(太小的話Power塞下去就沒什麼空間了),側版有網孔,外觀也蠻有設計感的,看了半天就決定錄用它啦~進氣不會有困難啦,機殼的面板下面有不算小的進氣孔的設計可以透氣,也就是設計成從下方吸氣,從正面是看不出來的。 機殼面板正面 翻過來,進氣孔在下面 對了,我不是業代喔(業代是指業務代表吧)...
  16. H

    IKONIK ZARIA-A20簡易介紹

    對,機殼上面有個開關機的按鈕,不過在進入作業系統後,如果去踢到下面那一塊,我不曉得其他人的機殼如何,不過我的是會關機啦...
  17. H

    IKONIK ZARIA-A20簡易介紹

    開箱照就跳過了吧,直接看重點~反正就是紙箱跟保麗龍 (其實是自己忘了照...) 機殼正面全鋁,下面有一片印著"IKONIK"標誌的鋁片,有電源按鈕的作用,按到那裡會觸發電腦開機或關機 打開鋁蓋後,裡面是四大一小的擴充槽,有鋼琴烤漆的感覺 除了面板以外,其它地方的材質就不是鋁的了,左側側板原本有透側與鐵網兩種,看各人喜好,考量到散熱的問題,所以我選擇的是鐵網的版本(透側版本的側板開得很漂亮) 機殼右側側板也有一小塊鐵網,那個鐵網的位置可以讓你放兩顆8CM*2CM的小風扇,協助將熱氣排出...
  18. H

    預算有限,該先買Q9550還是超值的ATI4850?

    一定是先買4850,FPS提升得會比較多。不過你的CPU好像也太弱了點,不超頻的話可能達不到遊戲對CPU的需求。若預算有限,考慮Q9550不如考慮E84或E85。這可以省下將近3張小朋友的價錢
  19. H

    請問散熱器方面的問題,哪一個散熱較好(請看文下)!

    你所選擇的這四款散熱器,風向都是從前到後的,所以若要說散熱效能,又要求靜音的話,鰭片比較多的V8是比較好的選擇,但V8較大顆,不好裝,另外CM212跟N620其實定位應該很清楚,都可以裝雙風扇,雖然我沒用過這兩款,但如果要效能就選擇N620,要CP值高就選212,Zalman CNPS9900這個我想只是散熱器漂亮,以散熱能力來說應該是不如前三者。另外Q9550超3.0G應該溫度不高才對,可能要燒機確認溫度的狀況,若問題在主機板或CPU落賽,花錢買散熱器也是白買;我也是Q9550,OC...
  20. H

    你會同意Intel放棄LGA775處理器插座,並改用新的處理器插座嗎?

    就算是為了能讓CPU效能更好而不得不更換腳位,對於intel的作法還是覺得不妥 除了LGA775無法使用新的CPU以外,即使是現在,還是連高階的i7與稍弱的i5腳位都不同;一個1366、一個1156;這表示使用i5的人未來若想攻頂,還是得連主機板都換;雖然技術的部分我不懂,不過感覺統一都用1366腳位的話應該還是可以才對吧....以前在Core 2時代,朋友想組效能機都會推intel,不過現在AMD的CPU表現也越來越好,事實上AMD的CPU效能,不論是遊戲性還是工作平台應該都已經很夠了,所以未來除非有效能攻頂的怨念,不然下一台主機我想不會再考慮intel的平台了吧;升級成本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