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電腦不能吃

    記憶體水冷(3分轉2分再回3分,水冷頭並聯實例)

    3^2=9 , 3*2^2=12 , 所以就算NI兄用的是2分管因為並聯的關係經過RAM的水阻反而更低喔 ^^
  2. 電腦不能吃

    Larkooler 不專業的水冷上機分享

    您把出水接頭轉下來用尺測量內牙直徑就知道了 , G1/4是外徑12.7mm內徑約9.5mm 另一種小很多應該很容易分 :PPP: 只要您的內牙內徑大於4.5mm(2分管內徑)那改成3分接頭一樣是有幫助的 :)
  3. 電腦不能吃

    Larkooler 不專業的水冷上機分享

    管徑小的好處 : 配線較為靈活 (迴轉半徑小) 管徑大的好處 : 水阻低 . 單位面積水壓較小不容易漏水 接頭2分改3分: 理論同上 但是水冷液進入冷頭或冷排之後就要看原本是什麼牙規 ? 目前主流規格是G1/4 , 但小弟猜測您這 套不是G1/4而是口徑更小的那一種(我也不知道那屬於哪種牙規@@) 所以您把接頭改大一樣受限於內牙口徑 ;oq; 當然如果您這套是G1/4牙規 , 那恭喜~以後還可以做更高階的擴充 , 但原始2分管系統做G1/4牙規的可能性極低:PPP:
  4. 電腦不能吃

    Larkooler 不專業的水冷上機分享

    PUMP推不推的動主要關鍵在於水位高低差(MAX HEAD) , 跟水管粗細沒太大關係因為整個系統水 阻最大的地方通常是在CPU冷頭 , 若要說有影響是在水冷液未完全注滿前 , 將空氣擠掉之後是沒啥 分別的 , 這可以用虹吸原理解釋
  5. 電腦不能吃

    LUNA VS HF 14

    假設空氣導熱速率設為基數1 , 純水則為24倍 . 紅銅16000倍 . 純銀17000倍 . 鑽石>41500倍 LUNA是針對發熱量較低的平台設計 , 所以銅柱極短 , 雖然切割細密但散熱總面積仍不如傳統切割的 冷頭(考慮發熱端的面積與傳遞高度)從純水和紅銅導熱速率得知 , 縱使水的流速再快也不如原本銅 柱結構影響來的大 , 所以才會有新版本的Phoenix出現
  6. 電腦不能吃

    Larkooler 不專業的水冷上機分享

    這個在水冷板有滿多討論的 , 小弟就不在這斑門弄斧了 簡單來說就是......水冷頭的設計問題 ;em42;
  7. 電腦不能吃

    Larkooler 不專業的水冷上機分享

    水管跟電線一樣 , 越細(水)電阻越高 , 如果只是想組一套安靜效能又略勝空冷的水冷系統 , 這套應 該是C/P值首選 , 好的空冷CPU+GPU+N/SB散熱器加起來就不只4千了 , 如果想經過改裝把空冷 巴到連車尾燈都看不見的話 , 建議還是用3分或4分管比較適合 , 2分管是經不起高壓馬達摧殘的 :PPP:
  8. 電腦不能吃

    測試分流對CPU水冷散熱的影響

    IWAKI的 MD系列可以考慮 , 外匯中古的很多人賣 , 價格也很便宜 , MAX HEAD 10M以上的也有 , 看您有沒有那個心臟 ;tongue;
  9. 電腦不能吃

    Larkooler 不專業的水冷上機分享

    其實這套水冷小弟好幾天前就有在注意了 , 感覺賣相還不錯 , 非常適合當作水冷入門 , 賣這種價錢 好像是在做公德應該是沒啥利潤可言 , 小弟不碰2分管系統不然還真想買一套玩玩 , 也不清楚它的冷 頭水道圖 , 不曉得看不到的地方是否有偷工減料 ;bike; 補充 : 它的馬達是MAX HEAD : 2M
  10. 電腦不能吃

    Larkooler 不專業的水冷上機分享

    這套水冷唯一的缺點是2分管 , 不過3K多可以買到"整套(3冷頭)"質感不錯的水冷 , 還是滿超值的 ^^
  11. 電腦不能吃

    !!!新手超頻80%~小綿羊衝3.6G(E1400)!!!

    空冷電到1.8V真是太猛了 , 鼓掌一下 ^^
  12. 電腦不能吃

    測試分流對CPU水冷散熱的影響

    好吧 ~ 小弟不跟您頂嘴了 , 改天我也來買一顆高揚程的馬達試試 , 要是CPU差沒5度找你賠喔 :D
  13. 電腦不能吃

    測試分流對CPU水冷散熱的影響

    有5度這麼多? 干武摳您 :PPP: ? 小弟之前用沉水馬達測試的那篇文(已經沉入海底了) 320L/H和1056L/H的ORTHOS差距只有1度說 ;em42; 更改一下:應該是320L : 1500L 揚程比0.6M : 1.6M
  14. 電腦不能吃

    測試分流對CPU水冷散熱的影響

    如果要玩這麼大又不考慮價錢的話 , 可以買IWAKI RD-20 24V MAX HEAD:8M , 900L/H 小弟之前有看過一篇測試報告 , 忘記在哪看的了 , 其實馬達的規格幾乎都是灌水的 , 655大約是2M 多一點 , RD-20 4M多 , L40好像不到2M吧 @@ , EHEIM 1250 和L30都是1.5M ;oq;
  15. 電腦不能吃

    測試分流對CPU水冷散熱的影響

    其實馬達的影響應該沒有很大說 , 小弟記得655是可以調整水量的 , 試試看調最低和最大的燒機溫度差距會有多少? 小弟猜測大約是1-2% ^^
  16. 電腦不能吃

    頻率的選擇?

    外頻影響不大 , 時脈相差0.3G毫無疑問是381*10.5勝出
  17. 電腦不能吃

    新手上路 P5Q-DX + E8400 E0

    CPU溫度不高 , 應該還可以再穩超一點 1G的RAM應該滿好超的 , 不超白不超 VGA看不到溫度 , 不過G92應該滿高溫的維持現狀 E8400 : 466*9 RAM : 1118Mhz cl5 這樣分數應該有17K
  18. 電腦不能吃

    測試分流對CPU水冷散熱的影響

    呵呵 ~上面最後一句是開玩笑的 ;tongue; , 水冷頭的比較測試只能在同一平台 , 所以可能要跟人借了 , 板上有位仁兄剛換水冷頭 , 所以他一定有多的 :D
  19. 電腦不能吃

    測試分流對CPU水冷散熱的影響

    您把D-Tek FuZion V2想的太神了..................板上有個6000多塊套裝水冷測試用的就是D-Tek FuZion V2貼牌 , 根本一模一樣的東西 , 個人並不覺得有特別出色的地方 有些數據是沒有參考價值的 , 因為沒有說明當時水溫或室溫+散熱方式 , 每張板子的溫度感測器標準 也未必相同 (有的CPU待機溫度比室溫或水溫還低) , 如果我住在緯度高的地區那我用的每個散熱器 都是神器? 簡單來說D-Tek FuZion V2 .1.36V上4.XG在台灣這種環境不加冰塊燒機還能壓制在52度? 2個字~騙鬼 :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