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P

    顯示卡 AMD為任天堂Wii U打造鮮明的高畫質遊戲體驗與影音效能

    不錯的發展方向,值得鼓勵。 PC市場的拓展已遭遇瓶頸,唯有把眼光放遠,把觸角延伸出去,才有利於公司永續經營。
  2. P

    散熱器 SAPPHIRE 推出 Vapor-X CPU 散熱器

    全罩式…跟V6GT的設計十分相像…確定不會影響散熱表現嗎?
  3. P

    處理器 悲情英雄的四十年 AMD的興起、衰落及未來

    蠻有深度的文章,帶領大伙一塊見證一大名廠的興衰史;ranger; 壓路機推遲發表,代表研發過程可能遭遇瓶頸,前景堪憂… 不過精神上還是支持AMD的,加把勁,希望該公司能轉型成功,嘉惠更多消費者。
  4. P

    處理器 特爾或將採用預焊CPU方案 DIY市場面臨毀滅

    建議AMD屆時可以逆勢操作,搶占DIY市場,重現K8時代榮光XD~
  5. P

    [CPU]玩遊戲容易過熱

    先換散熱膏(建議MX-4,可以撐比較久),如果溫度壓不下來再考慮換散熱器吧。
  6. P

    有人在微星的Twin Frozr II 散熱裝置 風扇噴過wd40嗎?

    先拆開檢查風扇軸承周圍是否有卡異物吧… WD40對於石化材料(如塑膠)具有腐蝕性,而且油封軸承也不適合使用。 因其具輕度腐蝕性且油膜強度不強,只適合做清潔用油,而不適合做長期潤滑。
  7. P

    機殼與電源 Scythe 推出 Monobox ATX 靜音機殼

    不盡然…在下正是用得到的那群。 對小弟而言,這種看似不起眼或雞肋的設計,剛好可以省卻更換顯卡散熱膏時,釣魚線綁了又剪,剪了又綁的麻煩。 況且,除了聯力少數幾款高階機殼、銀欣少數幾咖倒置機殼除外,目前在市面上擁有長卡或cooler支撐結構的機殼,實屬少見。 一項產品的推出,必定會有其消費族群。在小地方用心,也必然有其實用價值之所在,非一句「不算什麼」可概括論之。
  8. P

    CREATIVE Recon3D 進階級USB音效卡 開箱試用

    這玩具只是貴在它的多平台相容性和無線傳輸而已… 如果純粹追求音質的話,除了pci音效卡以外,也可以考慮USB DAC
  9. P

    機殼與電源 Scythe 推出 Monobox ATX 靜音機殼

    有顯卡支撐設計的靜音機殼,還是第一次看到~關注中 只是日廠的產品,售價可能沒希望壓在3k以內…台灣不知何時會上市?
  10. P

    主機板 EVGA Z77 Stinger mini-ITX 主機板 開始販售

    南橋在cpu下方,看來上塔型散熱器沒問題~ 而且比華碩那張便宜的多…台灣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引進?
  11. P

    散熱器 Zalman 推出 MS800 以及 MS800 Plus 機殼

    目前擁有顯卡和cooler支撐結構的case只占少數…這種設計方向值得鼓勵:)
  12. P

    輸出入週邊 Razer DeathAdder 煉獄奎蛇 2013版 升級4G雙傳感

    一般來說,降低或關閉windows內建的滑鼠靈敏度(軟體加速),並調高滑鼠本身的dpi(硬體加速),有助於讓游標移軌跡更加的細膩、穩定,並同時保持高速的移動速度。 此種應用在fps、rts等遊戲上優勢最為明顯。
  13. P

    小弟想換新機~可以請各位看看有什麼問題嗎?

    日後的CPU跟顯示卡製程愈新只會更省電,除非要預留組SLI或CF的空間,否則850瓦是沒必要的。 附上MSI電力需求估算
  14. P

    輸出入週邊 複雜且強大!MAD CATZ 推出 Cyborg S.T.R.I.K.E.7 電競鍵盤

    這種價位,我寧願去買RealForce…
  15. P

    主機板 支援雙ThunderBolt的M-ATX板,技嘉Z77MX-D3H-TH

    CPU供電插頭還是單4pin…有點失望
  16. P

    閃電打雷 燒電腦?

    組裝電腦時,別忘了把UPS的預算也列進去…花2~3K買個保險,換得將來高枕無憂,也省得POWER當砲灰。
  17. P

    顯示卡 最強專業卡登陸南島:FirePro W系列來也

    最新架構的工作站繪圖卡…上市訂價有希望破10W;ng; PS.#5簽名檔GJ~:PPP:
  18. P

    機殼與電源 支援ATX的小型機箱,聯力推出 PC-V650

    這咖挻有意思…不過很在意它機殼內部的走線方式…等實際上機整線圖出來再研究看看;ranger; 聯力的價格都很硬…如果能跳水到4k以下可能會考慮入一咖來玩玩…
  19. P

    I7 3770 跟 E3-1230 V2 的選擇

    I社的Lucid Virtu技術的原理是以獨顯和內顯的協同運算來加快轉檔速度的, 目能夠支援Lucid Virtu技術的主機板只有Z77、Z75、H77,支援的CPU只有1155腳位「有內顯」的CPU。
  20. P

    處理器 AMD延攬電腦架構師Jim Keller掌管處理器事業群

    對於A社的U總算是有這麼一點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