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L

    平價4GB顯卡 - 華碩 Strix RX460 4GB 開箱

    最近入手了一張華碩推出的Strix RX460 4GB,這張是替朋友買的,主要需求是影片撥放和輕度遊戲用。要說這張顯卡最特別的地方就是顯示記憶體的部分有到達4GB,除了一些特價的顯卡之外,這可能是市面上最便宜的4GB顯卡了。 以下簡單開箱照片囉! 配件蠻簡單的,就說明書驅動光碟還有遊戲的兌換券 比較特別的是多附了兩條ROG的束線帶 顯卡本體可以看得出來是以雙風扇作為主動散熱 背面也來一張,這邊要注意的是散熱器的固定螺絲上面貼有保固貼紙 如果要自行更換散熱膏要注意會不會破壞保固這件事情 側邊可以看到散熱器有兩根熱導管分別貫穿左右的散熱鰭片...
  2. L

    最新中階顯卡CP之王 AMD RX470 4GB + FX6300 遊戲測試

    AMD RX470是AMD今年中階顯卡的最主要戰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之後 終於在最近正式推出,並且在市場上有著不錯的CP值,甚至一卡難求,這樣的盛況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了。我這邊也實際借來了一張微星出品的RX470 4GB搭配AMD FX6300處理器的平台來進行測試,以下是三款比較主流的遊戲實測 1.GTA5 1920x1080 紋理品質非常高 整體平均FPS接近90張,在3A等級的遊戲上要應付高特效並不是問題 2.大地長征:拉力賽 1920x1080 Ultra特效設定 平均86.38fps...
  3. L

    順玩熱門網遊救世者之樹 - A8-7650K 內顯平台實測

    救世者之樹台版也正式上線了,雖然有些人對代理商有所質疑 但比起國際服,全中文化的介面對大多數人還是更有吸引力的,加上連線品質 的問題,也讓救世主之樹台版人數節節高升。 目前有四個伺服器,基本上都是常時滿載的情況 這是最基本創角的大廳,在這邊可以選擇職業、性別以及造型 這遊戲其實能夠設定的畫面選項相當少 預設開啟垂直同步,把FPS鎖定在30張,個人是建議開啟玩起來會比較順暢,關閉的情況FPS雖然高,但是整體流暢度似乎不如開啟來得好 另外遊戲本身是以DX9模式運行的,雖然過時但是多數網路遊戲都是用DX9 四處練練功看看吧...
  4. L

    3DMARK 新模式 : Time Spy 試用測試 AMD RX480 8GB

    知名的電腦硬體測試軟體3DMARK在近期推出了專門用來測試DX12的新模式: Time spy 這個模式現在已經提供給各個用戶免費下載體驗,但僅提供的是試用版本,如果想要調整細部選項,可得要花上一些錢才能夠解鎖 不過有提供免費版本也算是相當佛心了。 大家都很熟悉的3DMARK測試軟體,近期可以說是動作頻頻 除了使用介面大翻新之外,也提供了可能是未來主流趨勢的DX12專用的測試選項,用來評定你的硬體(主要是顯卡)是否能適應DX12的環境 我這邊也使用了手上的平台來進行測試,配備如下 處理器:Intel i5 4460 記憶體:DDR3 1866...
  5. L

    多核心完美支援-鬥陣特攻 AMD X4-845處理器主機測試

    這次要來測試的遊戲是最近很火紅的鬥陣特攻,不過相較以往測試可能會做到特效全開的設定,這次倒是只有使用中階的設定來對應到使用的平台等級。 使用平台: AMD X4-845 搭配 R7 360 2GB顯示卡 記憶體大小則是8GB AMD X4-845算是目前FM2+平台CP值較高的處理器之一 雖然是無內顯的產品,但是實體四核加上3.5Ghz的時脈也有不錯的效能, 原廠散熱器也直接配給了S2.0的靜音扇,兩千出頭的價位算是蠻划算的。 鬥陣特攻這款遊戲比較特別一點,很多玩家實際在運行的設定都是最低特效...
  6. L

    顯示卡 AMD宣布新驅動!修復RX 480供電Bug 遊戲性能增3%

    AMD今天就用戶、評測師反映的RX 480顯卡可能功耗超標的問題作出進一步回應,承諾驅動將在48小時之內交付,目前正在最後的驗證和測試中。 新驅動軟件版本號是Radeon Software Crimson Edition 16.7.1,用以代替目前的16.6.2。 新驅動重點涉及兩點,一是優化了PCIe槽的供電,降低了電流,二是在此基礎中提供另外一稱作“compatibility”的獨立選項按鈕,啟動後(默認關閉)可以進一步降低整卡功耗。 與此同時,新驅動也承擔了“雞血”的使命,平均將為遊戲帶來3%的性能提升。 AMD還表示,所謂RX...
  7. L

    主機板 ASUS Crosshair VI Impact AM4 主板曝光

    好像被踢爆是假的了?
  8. L

    用內顯也能爽玩鬥陣特攻! A10-7890K 鬥陣特攻測試

    這篇就來測測鬥陣特攻,用的是A10-7890K平台,記憶體使用的是DDR3 2166 4GB雙通道記憶體。驅動使用最新版本的Crimson 16.3.2。作業平台使用的是Windows 10。 解析度固定為1920x1080 遊戲設定部分我以畫面品質中的設定做為主要測試環境 以下實測截圖 Fraps紀錄的FPS變化 FPS最低27張、最高56張、平均42.78張 遊戲過程算是相當順暢的,順帶一提最低畫面設定的平均FPS有超過60張 結論...
  9. L

    AMD A10-7890K Darksiders 2 Deathinative Edition 遊戲測試

    從歷代旗艦APU的效能不難發現,這類產品要順跑英雄聯盟這類型DX9為基底的網路遊戲已經是基本盤,高階的APU更是能跑到特效全開都沒有問題,這幾年內顯成長的幅度非常明顯,在需求較低的網路遊戲之後,未來內顯是否真的能夠取代部分獨立顯示卡在電腦遊戲上的需求,玩家也在等著看。 今天要利用AMD 目前的旗艦款APU A10-7890K來進行測試 測試的是前一陣子在Steam平台上面有特價的Darksiders 2 Deathinative Edition 這款遊戲最早上在PS3/Xbox平台上面販售的,後來才有畫質強化的PC版 就是今天要測試的Deathinative Edition...
  10. L

    高頻率六核重出江湖 AMD FX-6350 Hero版開箱

    X4 945和FX架構上有不同,實際使用溫度上也會有不同 TDP僅能代表最大使用量時的熱量值 Wraith散熱器以下吹式原廠散熱器來說,已經算是有一定解熱能力且安靜的產品了
  11. L

    顯示卡 《全面戰爭:戰錘》DX12性能實測:A卡幸福

    來源 http://news.mydrivers.com/1/485/485455_all.htm 【遊戲性能測試:A卡老旗艦堅挺】 1080p分辨率下,要保證遊戲流暢最低也需要R9 380X、GTX 970。 最新的GTX 1080得到了96FPS表現不錯,但是AMD R9 Fury X也很強,90FPS的成績逼平GTX 1070/Titan X。 2K分辨率R9 Nano、GTX 980 Ti開始才能過關。GTX 1080 80FPS仍然冠絕群雄,R9 Fury X依然持平GTX 1070/Titan X。 4K分辨率下全部「陣亡」,GTX...
  12. L

    全軍破敵:戰錘 最高特效遊戲測試

    在五月底的時候全軍破敵系列最新的遊戲 全軍破敵:戰錘正式上市了 我也在近期入手了,戰錘是全軍破敵系列的第十款遊戲,和其他系列遊戲不同的是,這是一款跨界的遊戲,由全軍破敵遊戲及知名桌上遊戲戰錘(Warhammer)所構築而成的世界觀。 遊戲啟動器會檢查你的驅動版本,如果版本太舊還會提醒你要去升級 算是蠻貼心的 遊戲主選單,算是蠻樸素的XD 點進去看了一下預設的畫面配置 居然是Ultra等級…推測應該是遊戲本身會因應玩家平台等級進行調整 我使用的平台為AMD FX8370 搭配 R9 390X 8GB 記憶體也是DDR3 1866 8GB...
  13. L

    極地戰嚎:野蠻紀元 最高設定 遊戲測試 NV GTX970 vs AMD R9 390

    DX12普及之前可能還是選擇 有遊戲優化的顯卡會比較保險
  14. L

    顯示卡 AMD RX480 規格流出? 售價199美金起

    轉自PTT PC_Shopping http://www.overclockersclub.com/news/40218/ http://wccftech.com/amd-radeon-rx-480-polaris-10-graphics-card-leak/ 單6Pin Display port 1.4 完整HEVC支援 HDR 5.5 TFLOPS 8GB GDDR5 256bits bus 另外根據 Wall Street Journal的報導,AMD新卡的價位可能起於199美金的價位 詳細等今天10點的國際記者會
  15. L

    高頻率六核重出江湖 AMD FX-6350 Hero版開箱

    和上一次和大家介紹的FX-8350一樣,這顆FX-6350一樣是屬於Hero包裝搭載Wraith幽靈散熱器的版本,比較不同的是FX-6350先前在市場上有消失過一陣子,這次則是以新包裝重新推出。 外包裝上和上次介紹的FX-8350無異,在顏色上FX系列以橘色和APU的紅色做區分 內容物也就大同小異,黑盒包裝的處理器還有一顆很大顆的幽靈散熱器。 CPUZ資訊: 規格上FX-6350為三模組六核心,基礎頻率3.9GHz,加速頻率為4.0GHz,最高加速4.2GHz,6MB L2快取,8MB L3快取,TDP 125W。 基本的性能測試...
  16. L

    極地戰嚎:野蠻紀元 最高設定 遊戲測試 NV GTX970 vs AMD R9 390

    延續自上一篇關於GTX970及R9 390這兩張顯示卡在極地戰嚎:野蠻紀元遊戲中的表現,在上一篇的測試文中我得到在啟用高解析度材質包設定之後,R9 390 8GB在Benchmark的表現上面是勝過GTX970的,接著要比較的是遊戲實際內部的表現。 先來看看GTX970的表現,因為測試平台有更換過處理器成FX8370的緣故 所以Benchmark的部分一樣會重新測試 Benchmark的成績 平均fps54張,渲染影格2713,使用顯示記憶體83% (4GBx0.83=3.32GB) 遊戲內部的表現,平均大約58張左右 但顯示記憶體的部分最高吃到3.6GB...
  17. L

    顯示卡 AMD R9 480 3DMark 11跑分曝光:秒殺GTX 980

    http://news.mydrivers.com/1/483/483698.htm 在確認AMD R9 480X/480顯卡將基於北極星架構的Polaris 10核心之後,VideoCardz又帶來了它的性能跑分。 其實在3DMark 11數據庫裡,已經出現了多個R9 480系列顯卡的分數,但因為樣卡規格、驅動差異很大,成績也不盡相同。 即便檢測出來的頻率相同,分數也可能差多達20%,所以較低的分數可能來自降頻的或者搭配較老的驅動,較高的分數則可能是最新的或超頻的。 下圖中列出的,是不同測試環境中的最好分數,因此註意它們並不一定就代表顯卡的真實原始性能。 R9...
  18. L

    Hero新包裝, AMD FX8350 & Wraith散熱器連袂出擊

    關於AMD FX8350這顆處理器,我想大家也都再熟悉不過了,畢竟相同架構的產品也沿用了好幾年,只是各個產品在核心頻率及核心數上面約略有所不同。最近AMD推出了高階散熱器Wraith,陸陸續續有搭配自家高階APU及FX系列處理器的新包裝產品出現,這次要開箱的FX-8350 Hero版也是其中之一。 簡單開箱照片 新包裝最大賣點的Wraith散熱器,散熱風扇加上,整體散熱器體積也比舊版散熱器大上許多 底部是全銅底設計,並有熱導管貫穿散熱鰭片達到導熱的功效 AMD FX8350的CPUZ規格 8核心架構 基礎時脈3.9Ghz...
  19. L

    極地戰嚎:野蠻紀元 高畫質紋理設定 NV GTX970 vs AMD R9 390

    極地戰嚎:野蠻紀元PC版遊戲推出高解析度材質包的時候,我就想要測試看看 在使用材質包之後,遊戲對顯示卡記憶體的使用情況,並且了解一下是否會對效能造成影響,於是這次就使用了GTX970 4GB及R9 390 8GB兩張顯示卡來進行測試。 GTX970 4GB及R9 390 8GB兩張顯示卡的資訊 處理器一併使用AMD FX8370 先來看看GTX970 4GB的測試結果 設定為1920x1200繪圖品質極高,高畫質紋理開啟 結果測試結果最大FPS為63張 平均FPS 54張 使用顯示記憶體為84% (4GBx0.84 = 3.36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