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PCEVA.COM.CN) [2011首作]Sandy Bridge上市前瞻、超频思路及选购指南

nightshark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4/24/09
訊息
186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FONT="楷体"]首先感谢Royalk先生的精彩讲解,再次申明本文转载自bbs.pceva.com.cn,版权归原作者,在P67已经上市之际,希望与版友们共同分享和探讨,也希望C大和狂少,林董及Johnnyliu大等各位沧者的高手们指正,以下是正文:

大家新年好,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大家期待已久的Sandy Bridge发布也进入倒计时阶段。最近在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已经可以看到P67的主板及部分Sandy Bridge处理器产品已经开卖,但是大家的选择目标:Core i7-2600K却还没见踪影。每到产品更新换代之时,大家都会在产品选购上提出一些疑问,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解说如何选购Sandy Bridge产品。

本文出自www.pceva.com.cn,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由于我手头上只有一张P67主板,但没有CPU,所以我是没有玩过Sandy Bridge平台的。我所得到的信息皆为网上所收集,所以难免有错误或者纰漏,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目录:
Sandy Bridge平台大体概览:大致性能、进步之处、主板设计理念以及面对的用户群;
Sandy Bridge玩家导向选购:是否真的非K不选?
Sandy Bridge平台市场定位:对X58、P55/H55以及AMD K10平台的影响以及选购指南;
Sandy Bridge平台超频思路:对传统超频观念的颠覆性改变;
结语:Sandy Bridge性能称霸,但并不耐玩,大家可以按需所求。[/FONT]
 
Sandy Bridge平台大体概览(一)
本帖最后由 royalk 于 2011-1-1 21:21 编辑

Sandy Bridge平台大体概览(一)

Intel的Tick-Tock策略已经走到第三次Tock——更换架构的时候,Sandy Bridge架构(以下简称SNB)也随之问世。对于SNB架构的叙述,我想大家若感兴趣也已经看过网上相应的文章,不感兴趣的也没去关心。不管怎样,架构的长篇大论理论知识我们可以不懂,但是不管你是否考虑购买SNB平台,跟我们实际应用挂钩的东西还是了解一下比较好,那么我就挑一些稍微对大家有用的来说两句。

Intel把SNB称为“第二代酷睿处理器”,足见Intel对其革命性的性能提升信心满满,因此在命名规则上也与原来的Nehalem处理器区别开,在市场定位上依然使用i7/i5/i3/奔腾来区分高中低端和入门级,不同的是处理器型号命名为2000系列。那么首先来看看SNB处理器的型号、规格和价格:
这是中高端的Core i5/i7 2000家族:
下载 (30.47 KB)
3 天前 21:19

这是低端的Core i3家族:
下载 (10.06 KB)
3 天前 21:19

这是入门级的奔腾家族:
下载 (8.85 KB)
3 天前 21:19


我们看到这次Intel一共要发布18款处理器,咋看上去眼花缭乱,但是Intel发布的这些产品针对了不同的用户群,所以实际上对于一种用户,需要关注的产品只有那么几款,这个我们待会再说。
 
Sandy Bridge平台大体概览(二)

接下来说说SNB的架构主要进步体现在哪些方面。以下涉及到的名词,解释起来非常费篇幅,并且Intel有官方演示文稿说明,网上也有大量的媒体翻译了它们,所以如有不懂请自己问谷歌百度。

功耗
由于得益于32nm的工艺制造,以及微指令缓存的加入,所以处理器的功耗比Nehalem降低了不少,所以我们看到最高型号Core i7-2600K的TDP也只有95W。

性能
SNB对缓存、预测单元和执行单元以及内存访问都有改进,所以不要简单的认为它只是基于Nehalem的一个优化而已,这些改进也为它带来比Nehalem同频平均大约10%的性能提升。

三级缓存
SNB的三级缓存与CPU同速,而不像AMD的K10架构那样与CPU-NB同速,当SNB处理器的节能功能开启时,三级缓存也会一并降频,让节能效果更好,因为三级缓存占的晶体管达到了整个Sandy Bridge核心的一半。另外SNB采用了“环形总线”,每个CPU核心、GPU核心、视频转码引擎以及内存控制器(IMC)、系统助手(System Agent)并不是简单的共享三级缓存而已,它们可以分别独立地通过自己的“接入点”访问三级缓存的各自区块,这样在需要频繁访问三级缓存的时候,数据和指令就不需要“排队”,对三级缓存的利用率可大大增加,延迟也大大降低。

系统助手
也就是System Agent,之前看过一些主板的BIOS应该接触过这个名词,它有它自己独立的工作电压,一般不需要去动它。这部分媒体翻译得不太好,所以我详细说说。它实际上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北桥,或者说是Uncore,也是SNB处理器“智能”的地方:它包含了比Nehalem更优秀的内存控制器、支持16条 PCIE2.0通道的PCIE控制器、图形处理器(GPU)、电源控制单元(PCU)以及DMI总线的IO接口,另外让外频超不动的时钟发生器也应该在这里。这里边东西很多,我们一个个来说。

内存控制器(IMC):由于它成了System Agent的一部分,所以频率可能无法直接侦测到,这也就是我们从CPU-Z上看不到NB频率的原因,具体它的频率是多少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从内存带宽和延时的表现来看,它超过了Nehalem三通道的内存频宽,所以可能会是跟核心同速。

PCIE控制器:这里的PCIE频率将由System Agent内部的外频时钟发生器同步,随着处理器的外频联动,无法锁定。主板的设计一般是把这16x的带宽直接分配给显卡,且不说在这种设计下,超外频对显卡安不安全,PCIE控制器的体质,将直接决定了你外频能超多高,目前得到的消息是超到108以上的几率比较低。

图形处理器:就是集成显卡了,它的性能大家已经领教过,几乎可以取代低端独显(GT220之类),在P67上它无法使用,在H67上它可以超频,并且它也会随着系统负载的变化而变频,以保证它发挥出最大的性能且让处理器不超过TDP限制。但是这玩意的缺点是不支持DX11。

视频解码引擎:相当于N卡的CUDA引擎,属于一种通用计算引擎,性能未知,但是应该比CPU要强一点,希望以后有软件能支持它。

PCU单元:电源控制单元,它支持Intel最新的VRD12规格,我们说SNB处理器的智能,实际上就是说它,VRD12带来的最大改变是SVID的采用,相关内容之前我已经介绍过,见:http://bbs.pceva.com.cn/thread-10288-1-1.html。

DMI总线:处理器与PCH芯片的通讯总线,这个带宽并不高,但是已经够用了,其实这不是什么新东西,在P55上已经是这么个架构了,不过有点区别的是,它的频率同样也是随着外频的改变而改变。

Turbo Boost 2.0
首先Turbo Boost 2.0是对CPU和GPU都有影响的,当然P67上可以忽略GPU的,H67上可以忽略CPU的,Z68上用集显,可能就变得很复杂。Turbo Boost 2.0允许PCU在短时间内让某个负载较大的核心(也可能是GPU)加速,使得处理器功耗超出TDP限制,然后监控处理器的温度,如果超过一定的温度上限后会稍作降频(但还是高于默频的)把功耗控制在TDP上限,如果温度不成问题,最多25秒后也会恢复到TDP上限。除此以外,我们对SNB处理器超频也要依赖于Turbo Boost 2.0技术,且H67主板无法开启核心的Turbo Boost功能。但是这个PCU的功能,为主板厂商留下了一定的破解空间,让非K系处理器也可以稍微超频,这个待会再说。
 
Sandy Bridge平台大体概览(三)

主板设计理念
简单说一下P67主板的设计思路,各大厂商基本设计都是按照这个套路的,只是在周边配备和功能上有些区别。
CPU供电:必须基于VRD12设计,供电系统应该是核心、内存控制器分离式供电,有可能用两个PWM芯片(核心和Uncore分开);
内存:内存插槽毫无疑问的是双通道DDR3了,最大支持DDR3-2133是必须的。关于SNB分频实现方式和介绍,请看这篇:http://bbs.pceva.com.cn/thread-7967-1-1.html。
PCIE插槽:显卡插槽16x PCIE2.0应该是直接由CPU提供的,当然也可以实现双路8x SLI/CF,使用CPU内部的时钟发生器,也就是CPU的外频会影响到显卡的PCIE频率。
周边设备:P67芯片组还提供8条PCIE通道,采用另一个时钟发生器,不会受CPU外频影响,它主要是供板载设备例如USB3.0芯片、网卡等使用;P67不再支持PCI总线,所以主板上一般要板载一个PCIE to PCI桥接芯片,它也要占用一条PCIE通道。
 
SNB处理器面对的用户群
上边说到Intel这次总共发布了18款SNB处理器,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以下几类,面对不同的用户群:
K系:完全开放倍频,适合超频发烧友,它们的日常使用频率可达4.5GHz以上,跑分频率可以达到5GHz。当然这种处理器价格也是最贵的。估计i7-2600K和i5-2500K的上市价格分别在2400元和1700元。
半开放倍频:其实并不是不带K的处理器就完全没法超频的。比如Core i7-2600就可以由34倍频超到38倍频,加上TurboBoost,单核心加速最大可以到42倍频;另外加上稍微超一点外频,达到4G以上还是可以的。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怀疑可能是一些厂商在BIOS上“欺骗”了TurboBoost,让PCU单元中的25秒规则失效,所以就可以直接通过设置 TurboBoost倍频,让四个核心全部达到Turbo的最大倍频,然后再加上TurboBoost功能实现。如果我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这应该算是厂商破解非K系处理器超频做出的重要一步。但也不排除是Intel故意开放的倍频段,这个得等SNB大量上市之后再求证了。由于SNB的性能已经很强,就算能超一点,也是一点,而且对于日常使用来说这种性能也足足够够了,毕竟它们的价格稍微便宜。这些处理器适合小超或者不超的性能级玩家。
完全锁倍频:目前只知道i3以下的是这样,可能跟没有TurboBoost有关。这种就基本没法超频了,而且i3只有双核。对i3来说,就不要去配P67了,适合配H67组个办公平台,或者性价比平台,毕竟不能超CPU还可以超集显呢。

集显心理阴影?
我们知道SNB处理器都内置集显,搭配P67还无法使用,这点Intel搞得比较让大家无法接受,有些朋友可能就为此不喜欢1155平台了。在这里我多说两句:首先,整合是未来芯片发展的趋势,当然,Intel为了出个Z68圈钱,让P67无法使用集显的做法就比较难以让人接受,但这些事情早晚是会开放的,所以不要因为SNB而影响以后的整合集显的处理器的选购。第二,SNB里除了集显还集成了别的东西呢,无法使用也不要不爽,一个CPU里你用不到的东西(指令集)多的是,主板上的芯片和接口你也未必全用得上。这种心理作用,只是你关注它多了个集显造成的,所以你相对比较重视它,其实完全没关系。
 
Sandy Bridge平台超频思路(一)

首先在http://bbs.pceva.com.cn/thread-10288-1-1.html这篇文章中我已经提到了一部分Sandy Bridge的超频注意事项。SNB的超频思路将是对传统超频观念的颠覆,大家一时可能无法接受也无法习惯,但是想发挥出K系处理器的最大性能,就必须习惯。现在我从超频思路流程上从新提一下SNB超频的几个关键点。
非K系处理器的超频,不太需要考虑功耗电流锁的问题,只要调好电压做好散热无脑拉倍频就是了,因为它们超得不高,还没有到默电极限,甚至可以降压超频,可能反而效果更好。以下就针对K系大幅超频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来大致构想一下超频思路。
功耗和电流控制
SNB处理器的默认功耗上限是95W,通过以上TurboBoost 2.0的介绍,可以允许最多25秒内达到118W,而最大电流上限为97A,在超频的时候,功耗和电流任何一个超出限制,都有可能会降频。虽然有些厂商的主板现在已经破解了这个限制,但是成效如何还不能确定。所以颠覆我们传统超频观念之一的就是,我们在超频SNB处理器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省电”。那么怎么做到尽可能省电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1. C1E/EIST、C3、C6都要在超频的时候开着,以尽可能做到控制功耗。
2. Turbo Boost要开着,否则无法超倍频,这个一定要切记。
3. 尽可能降低集成在核心内部的其它部分的电压,例如系统助手、CPU PLL电压、PCH电压调低点也有帮助。
4. 如果BIOS(EFI)里有功耗、电流上限设置,请把它设到最高去(尽可能放宽限制)。
5. 尽可能用好的散热器,降低处理器温度,也可以为处理器省下一点功耗。
 
Sandy Bridge平台超频思路(二)

K系处理器摸体质的步骤
步骤一:设置电压。做好上边功耗控制的准备后,我们可以先设置1.25v-1.3v的CPU核心电压(默认电压一般在1.2v左右),VTT电压不需要动。

步骤二:设置倍频。倍频设置根据主板不同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有Turbo倍频设置,那就直接设45x,加速核心选择所有核心。第二种是有单独的倍频和Turbo倍频分开的设置,那就把倍频设在44x,再把四个核心的最大Turbo倍频都设为45x。

步骤三:初步判断稳定性。如果1.3v 4.5G进不了系统,那么你的处理器八成是个地雷了,那就降倍频吧。如果进了系统,可以初步跑一点稳定性测试,然后逐步降低电压找到能稳定4.5G的最低电压(大概可以在1.2v左右)。找到最低电压后,运行烧机软件(如Prime 95)以确保主频稳定,这样你的CPU主频体质就基本定格了。

步骤四:超内存。从上边的文章我们已经了解到SNB的内存分频实现方式,那么为了性能最大化,超频的时候我们应该优先选择2133和1866分频,如果内存不太好,可以选1600分频,同样有XMP记得开XMP。这里我多说一句,颠覆传统超频观念的第二个因素就是:不必纠结DDR3-2000,DDR3-2000在SNB平台不是标准频率,要么使用93.4外频、2133分频达成,要么就用1866分频、107.2外频达成,这两者都会使PCIE工作在非标准频率下,不推荐使用。在DDR3-2133和低CL值下,可能需要加VTT电压,注意,这样会进一步提高CPU功耗。所以如果TDP限制不能解干净的话,我们要优先不加VTT电压,舍弃2133分频。内存的超频相关知识,请去内存区爬文。记得超完之后也要跑memtest以保证稳定。

步骤五:超外频。虽然我不推荐SNB平台超外频,但是有时候适当超一点也无碍。外频能超多高,主要受CPU体质影响,其次主板和显卡也会有一点影响。一般认为达到105-107是比较一般的情况,雷的可能104,好的可以108以上,SNB平台很多主板都支持0.1MHz的外频步进,大家调整的时候可以调很细。
总的来说,SNB的性能非常强大,功耗控制也比以前好。SNB的超频步骤是有所简化的,可玩性和自由度不如上一代Nehalem平台。SNB在通常情况下只用考虑核心电压的提高,而其它电压却反而是要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且直接跳过了DDR3-2000内存频率,所以它是对传统超频观念的一个改变。但只要针对性地去解决它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一样玩的转。总之,大家不必一味盲目追求这个强大的新平台,也不必觉得SNB超频不行就看不上它,按自己的需求来做决定是最理智的。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都能买到大雕CPU~!
 
不知道什么原因 无法上传很多图片 只希望上述的文字更够让大家了解和掌握P67平台的超频,祝大家OC愉快。
 
^^感謝分享!

手邊也有篇這類文章剛好打到一半~
 
原PO文論壇還有一些圖解

可以說是基礎但是非常有助概念理解 讚:MMM:
 
很多技術上規格上的重點;ranger;

沒有這些真的只能無腦超無腦玩了:(

 
更期待林董的分享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