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感覺從你口中說出來 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先來看一下
INTEL與AMD的規模(10:1 可能連1 都誇大了)
再來FX 為什麼會又舊又太熱?
當然
是200外頻
你自己去看一下 現在哪還有什麼200外頻的?
外頻是超晶片組
這樣子就跟INTEL 775 一樣 也是一整個熱啊!(歸咎其原因 就是cpu和北橋晶片)
不過
好處是什麼?
就是可以超外頻啊!
你看看現在哪一塊主機板可以大超外頻的啊!(K版抽超頻稅 抽死你)
再來
FX 為什麼沒更新與進步?以及cpu超頻為什麼很耗電?
當然歸咎於軟體
X86 從32位元 轉換64位元的陣痛期
(大膽的預言 以後都沒有雙核心 至少都是4核心起跳 不!我猜INTEL還是會用雙核 超執行序應對 2C4T)
你覺得高頻高單核心效能 v.s 低頻多核心
面對都是跑32位元
誰能佔盡便宜
再來
自然定律
2*製程頻率極限 跟 8*製程頻率極限
誰的功耗會比較大
其次
有人說FX 4XX0 弱暴了(站在AMD的規模上 我只能說再自然不過了 原因還用解釋嗎?)
以AMD獨占各大平台遊戲主機的情況之下 加上 有些大作指定 X64 only
2015~2016應該夠AMD去撐了
這樣的舊規格
就如同SOC一樣
有好處也有壞處的
只是在於你去怎麼看待而已!
題外話:
明年度 ARM也很精彩可期(64位元)而且 其效能有跨足桌機效能取向
在下從2001的第1台機 K7 雷鳥700開始.用AMD起碼也10年了.說說缺點不行了?
現在是怎麼了.對AMD不能說缺點了.只能歌功頌德?
說缺點就等著被貼標籤?
I 的規模大又怎麼樣.拿出好東西可不見得一定要規模大的公司.
原來我以為效能.能效比增強主要是因為設計.架構.和製程.還有人簡化到只說外頻?
外頻是有影響.但是卻不是最重要的效能影響因素.不然怎麼解釋I家從775.1156能超過100的外頻.到1155之後外頻鎖100.同頻同核心數的效能.能效比都775.1156提升那麼多?
而AMD晶片組早在2006就有單晶片了.當時還是和NV合作.現在FX卻不是單晶片.FM2+都單晶片了.AM1更連晶片都沒了.直接整合了.對比之下.我這樣說"FX用的也更新一下吧...真的太舊又太熱....(難道放棄現在的FX.直接等2015年底.2016的新架構才要更新晶片組)"沒說服力...
(我簽名的古董754帖裡最後有張已賣掉的GA-M61SME-S2 (AM2)照片就是單晶片.還帶內顯.這內顯+AMD Athlon X2 3800+還能玩PS2模擬器的雷電3大致滿速;nq;.為何A之後不和N合作.有興趣的自己去搜索吧...)
嗯.我看我是沒說服力.
你拿現在主力的FX晶片組和
7年前(2007)的775晶片組來對比.更顯示出FX晶片組的老.舊.熱.這到底是褒還是貶.我也不知道:PPP:.
不過.看起來你比較有說服力:MMM:
=====
現在i5等級(含)以上.價錢的確比A的FX 6.8核高.但是如果用2001年的1W多塊只能買到的K7 700+40G HDD+128 SD RAM(還是256...忘了)+MX 200(還是400...同樣忘了)來看.現在i5等級的電腦還真是便宜啊;em42;
東西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坐地起價是自由經濟市場之下.再正常不過的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怪誰?怪我?
不客氣的說.A家拿不出能對抗的東西.也是造成對手抬高價錢的原因之一.
你買G3258是因為需要.我買3550就不是?就是I飯?這種思考邏輯還真有趣.
買不超外頻就夠用了的就好.還去買超外頻卻還不夠用的做啥?錢太多?信仰?
=====
單核效能當然很重要.因為單核效能就是多核效能的基礎.再來才是軟體的優化.(我單核.多核效能都需要.所以入i5)
軟體的優化如果那麼簡單.現在就不會FX6核賣的比i5便宜.銷量差距卻這麼大.現在消費者很精明.
以後沒有雙核心還要你預言?這不就是製程進步+需求的發展趨勢.就像現在沒有單核心一樣道理.
說不定以後新CPU技術出來.隨便百核起跳.
移動市場明年是大混戰.這點我幾個月前就在AMD吧說過了...(不過.我現在找不到.貼吧 帖太多了.沒特別收藏很難找帖子...平常除了這裡.多在百度AMD吧混)
至於ARM效能.明年要和桌機效能拼.我覺得應該還是不行.2~3年後就不一定了.因為A.I都在準備衝這塊.
2016 A家新架構據說直接進16nm.那真是很令人期待的事;nq;(我記得我是說過如果同頻同核心數的效能+能效比 能追上IVY.那我會弄套收藏[覺得追上sandy應該沒問題.都16nm了.最好是超越I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