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距離我上個機殼也一年多了,後來都用裸測台之類的機殼來使用
但裸測台類的機殼不夠堅固的感覺,有時大力一點拔隨身碟就影響到顯卡,螢幕就花屏了,可見裸測台類的機殼對於PCI插槽不夠穩,可能也是壓克力的關係吧
對於為什麼久違的機殼會選擇350D呢?看完介紹就知了
官網介紹
因為沒有跟業代或網路寫手一樣的高畫質單眼,只能用手機拍,多見諒摟~;em42;
▼箱子玉照,一時找不到其他東西來做比例尺,決不是置入行銷喔~;em03;
▼正面,
▼裡面,好像很喜歡貼那白色膠帶?!
▼正面防塵網
▼正面140mm原廠風扇
▼5.25槽面板拔除
▼內部概觀
▼配件盒
▼後120mm原廠風扇
▼下電源位置
▼下防塵網,使用上蠻好抽出的
▼下防塵網一覽
▼前兩大+兩2.5槽位
▼免螺絲設計,感覺拉開跟沒拉開一樣!?
▼前風扇後拍
▼下兩個3.5槽位,可拆卸
▼後屁股一覽
▼背面一覽
▼下屁屁一覽,手抖見諒
▼鎖點!?
▼發現沒?是凸出來的?!
▼2.5槽位也可拆卸
▼一開始以為是要拉出來的,拉的老半天聞風不動
▼後來發現是直接插入即可
▼沒sata介面的先用2.5介面的來示意
▼前置風扇貼紙有點脫離!?
▼2.5槽位面板
▼側板只有前面有卡榫,所以不像一般機殼一樣放好後就不用後螺絲鎖了
▼前面因為手抖側板照沒上,只能拍組好後的圖
優點
一:前上都可放240或280排,對於一般水冷玩家夠用了
二:前冷排厚度最大可到600mm甚至800mm冷排,視你顯卡長度而定,個人是用120mm厚60mm的排
三:2.5和3.5可拆卸,方便玩家使用水冷等配件
四:5PCI 槽位設計!?
五:前下的防塵網好拆卸好清洗
缺點
一:上置冷排含風扇不能超過約5.5CM
二:使用上置冷排的話,第一個5.25位就不能使用太長的裝置
三:對於一般人所需的3.5槽位或許太少,只有兩個,(雖然對我來說沒差
四:後屁股上面有三個水冷口,但位置太雞肋,對於實際水冷走線似乎沒太多幫助,因該放後風扇下面附近開口比較恰當
五:上置風扇開孔沒防塵網,個人覺得蠻需要的
六:快四千左右的價位是有點貴... 雖然我買三千七
內部上機圖,等水路排泡穩定後再拍來補吧
但裸測台類的機殼不夠堅固的感覺,有時大力一點拔隨身碟就影響到顯卡,螢幕就花屏了,可見裸測台類的機殼對於PCI插槽不夠穩,可能也是壓克力的關係吧
對於為什麼久違的機殼會選擇350D呢?看完介紹就知了
官網介紹
因為沒有跟業代或網路寫手一樣的高畫質單眼,只能用手機拍,多見諒摟~;em42;
▼箱子玉照,一時找不到其他東西來做比例尺,決不是置入行銷喔~;em03;

▼正面,


▼裡面,好像很喜歡貼那白色膠帶?!

▼正面防塵網

▼正面140mm原廠風扇

▼5.25槽面板拔除

▼內部概觀

▼配件盒

▼後120mm原廠風扇

▼下電源位置

▼下防塵網,使用上蠻好抽出的

▼下防塵網一覽

▼前兩大+兩2.5槽位

▼免螺絲設計,感覺拉開跟沒拉開一樣!?

▼前風扇後拍

▼下兩個3.5槽位,可拆卸

▼後屁股一覽

▼背面一覽

▼下屁屁一覽,手抖見諒

▼鎖點!?

▼發現沒?是凸出來的?!

▼2.5槽位也可拆卸

▼一開始以為是要拉出來的,拉的老半天聞風不動

▼後來發現是直接插入即可

▼沒sata介面的先用2.5介面的來示意

▼前置風扇貼紙有點脫離!?

▼2.5槽位面板

▼側板只有前面有卡榫,所以不像一般機殼一樣放好後就不用後螺絲鎖了

▼前面因為手抖側板照沒上,只能拍組好後的圖

優點
一:前上都可放240或280排,對於一般水冷玩家夠用了
二:前冷排厚度最大可到600mm甚至800mm冷排,視你顯卡長度而定,個人是用120mm厚60mm的排
三:2.5和3.5可拆卸,方便玩家使用水冷等配件
四:5PCI 槽位設計!?
五:前下的防塵網好拆卸好清洗
缺點
一:上置冷排含風扇不能超過約5.5CM
二:使用上置冷排的話,第一個5.25位就不能使用太長的裝置
三:對於一般人所需的3.5槽位或許太少,只有兩個,(雖然對我來說沒差
四:後屁股上面有三個水冷口,但位置太雞肋,對於實際水冷走線似乎沒太多幫助,因該放後風扇下面附近開口比較恰當
五:上置風扇開孔沒防塵網,個人覺得蠻需要的
六:快四千左右的價位是有點貴... 雖然我買三千七
內部上機圖,等水路排泡穩定後再拍來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