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新旗艦 MSI GTX 780 GAMING

sevenmaddog7

初級會員
已加入
9/27/12
訊息
19
互動分數
1
點數
0
年齡
37
精緻新旗艦 MSI GTX 780 GAMING

OIbdPznh.jpg

▲nVIDIA在5月時正式發佈了GeForce GTX 780,被認定為680的繼承者。
而微星也在不久前針對遊戲市場推出了GTX 780 GAMING。

eQMgqX7h.jpg

▲微星研發的GAMING App調校軟體,可以輕易地調校顯卡,
三個模式分別為高效能的OC Mode、最佳平衡點的GAMING Mode(預設)、極低噪音的Silent Mode。

AP9o0J9h.jpg

▲微星Twin Frozr IV,擁有大面積的鍍鎳純銅散熱底座,以及Airflow Control技術,透過散熱片上特殊的導流設計,將風流直接引導吹向散熱管。
所以即使維持一貫的雙風扇設計,也能低噪音的散熱。

5D4J4Txh.jpg

▲微星第四代軍規用料,包括Hi-c CAP小型高效能電容、Solid CAP鋁質固態電容、SFC超導磁電感…等,皆通過多項MIL-STD-810G標準的嚴苛測試。

PxMYuwuh.jpg

▲拉出彩盒後,可以看到配件盒在最上層

H4SxgxJh.jpg

▲配件盒上面印著GAMING的LOGO

EBIAxxah.jpg

▲配件有:說明書、6pin轉8pin電源轉接線、大4pin轉6pin轉接線、DVI轉VGA轉接頭、驅動程式CD

yB3cju9h.jpg

▲MSI GTX 780 GAMING採用低調但顯眼的紅黑配色

g1NbbPYh.jpg

▲中央還鑲上GAMING名牌,實在精緻

RdECLUyh.jpg

▲採用10公分的刀風扇葉,風量大又安靜

MwkNjdmh.jpg

3IOgVPgh.jpg

▲風扇中心還特別使用金屬髮絲紋處理的貼紙,質感更上層樓

po5racfh.jpg

aKKB7rYh.jpg

▲導熱管總共有五根,另一根特別粗在另外一邊,通往顯卡的末端

YypBqCah.jpg

▲Twin Frozr下方式大面積的防彎板,除了防止顯卡彎曲外,還能增加散熱效果

1QEAczKh.jpg

▲GPU是最新28nm的GK110-300-A1,有2304個CUDA Cores,且支援GPU Boost 2.0。
除此之外,MSI GTX 780 GAMING的核心頻率從公版的863MHz提高到了954MHz,而boost頻率為1006MHz

lI0gIPSh.jpg

▲I/O部分皆有用金屬遮罩防止干擾

UOiP8pqh.jpg

▲供電採用6+8Pin設計

G2qX9Wyh.jpg

▲I/O有DisplayPort x1、HDMI x1、DVI x2

JH30iuph.png

▲上機,CPU是Intel i5-4670K。旗艦等級,圖形7.9分沒話說

kIfw6OOh.png

▲GAMING APP長這樣,很簡單,不占什麼資源。預設是Gaming Mode

Qou6kJkh.png

▲3DMARK跑分,(平台不同,分數差很多,僅供參考)

Q6pKLFYh.jpg

▲選擇OC MODE後,顯卡自動調校,螢幕會黑掉一下子

SeauTw2h.png

▲OC MODE的3DMARK分數

gqsCWDjh.png

▲選擇Silent MODE

GlApi4Zh.png

▲Silent MODE的3DMARK分數

23FoXznh.jpg

▲Heaven Benchmark特效全開最高,FPS還有87.5,實在太強了(ps.螢幕解析度1680x1050)

R5KMcBdh.png

▲FurMark燒機15分鐘,最高溫80度

t7CnZ8qh.jpg

▲不過不要以為溫度很高散熱不好喔,其實風扇速度一直維持在只有64%左右,應該是原廠設定為了安靜著想。



介紹完啦,
身為旗艦等級的顯卡,其效能當然不在話下,
不過可以發現微星越來越注重小細節了,
除了有型的外觀,還有輕薄卻有力的散熱機制,
現在還多了GAMING APP,
若不喜歡AfterBuner那種高階手動的介面,
可以試試GAMING APP,一鍵就能自動調整完成囉!
 
感謝分享~值得敗入的好卡~期待它與閃電板的性能對決~
 
MSI GTX 780 GAMING /OC 感謝大大測試
大大測3D Mark 11. 3D Mark Vantage 這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