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簡測】Axisplus PCIe Gen4 x4 HMB M.2 NVMe 1TB SSD 效能簡測 (圖多)

Day_knight

進階會員
已加入
9/23/03
訊息
3,552
互動分數
122
點數
63
繼之前測試過的IG5236 Gen4x4 1TB SSD後,本篇來測試入門級的HMB
SSD產品。


HMB SSD首見於SATA SSD,只是自己之前用的感覺不是很滿意。到了NVMe
Gen3世代也總覺得有些遺憾,終於有緣試用Gen4世代的HMB SSD產品。


InnoGrit(英韌科技)主控的產品線,在Gen4產品線其實蠻齊全的,不輸
給Phison,它的HMB主控代號就是Rainier QX系列,型號為IG5220。

先不管DRAM快取這部分已取消,單單是循序讀寫速率就幾乎完全打中了
Phison Gen4 DRAM Cache的入門款,比較可惜的是因為少了快取輔助,
因此4K隨機寫入的IOPS相對較慢。
1251972429_x.jpg



將目前Gen4世代所有HMB入門款SSD效能拿來看,IG5220幾乎可以說無敵
手,台廠E19T或SM2267XT效能只有它的六成左右,連980 HMB也輸給它。
目前大約只有少數幾家品牌廠商採取此主控作SSD,只有Axisplus算是
非大品牌廠商。
1251986238_x.jpg



AxisPlus官方因為SSD的外包裝等因疫情還沒完全作好,目前採客訂製
作,官方說明書規格目前也較簡單,也許以後會作得完整些。
1251971831_x.jpg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因為屬於借測產品,尚無外包裝,也還沒有任何標籤。1TB容量版本採單
面設計,上方擺4顆NAND合組成1TB容量。因為沒有記憶體快取設計,所以
SSD主控擺在最靠近金手指處。
1251972229_x.jpg



SSD背板屬單面設計,無相關元件,但洗的還蠻乾淨的。
1251972329_x.jpg



主控就是這顆IG5220BAA,與IG5236不同的是外面沒有再覆上一層基板。
1251972230_x.jpg



將其裝在原廠提供的散熱器,因為是單層SSD設計,可以將原廠附的標
準厚度散熱墊貼於SSD正反面。
1251971832_x.jpg



側邊用原廠螺絲固定,比靠扣夾式固定的機制會讓熱更均勻傳導。
1251972231_x.jpg


1251972232_x.jpg


1251972233_x.jpg


1251972234_x.jpg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MAXIMUS XIII Hero BIOS 1202
CPU: i7-11700K oc 5.0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80 PRO 2TB
測試碟: Axisplus IG5220 PCIe Gen4 x4 M.2 NVMe 1TB SSD (11th CPU專屬通道M.2插槽)
Case: Corsair Airflow 7000D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21H2 64-bit
Driver: Windows Defaut NVMe Driver


透過CrystalDiskinfo,標示規格為NVMe Express 1.4,傳輸模式為PCIe
4.0 x4,剛上機溫度為攝氏36度,算有點偏高。比較意外的是韌體似乎
顯示仍為Innogrit名,非製造商自己的名稱。
1251971203_x.jpg



密閉機殼內透落連續高度負載測試,搭配廠商提供的散熱器,最高溫度
為攝氏56度,比起自家採IG5236主控的SSD更低溫些。
1251971361_x.jpg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測試。

隨機讀取速率約4647~5565MB/s。
1251972236_x.jpg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曲線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5548MB/s;線性寫入曲線在容量值
30%前算平穩,約在4700MB/s傳輸率附近,之後下滑;儘管沒有DRAM快
取輔助,整個主控仍提供SLC Cache的模擬,平均寫入速率2132MB/s。
1251971933_x.jpg


1251971934_x.jpg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隨機讀取曲線略有小抖動,但還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5511MB/s;隨
機寫入曲線抖動幅度放大,平均寫入速率4655MB/s。
1251971935_x.jpg


1251972235_x.jpg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3840*2160 4K RED HD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256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讀取速率4379~4428MB/s、寫入速率4106~4486MB/s。
1251972237_x.jpg


1251972032_x.jpg


1251971936_x.jpg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分別設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從1GB~32GB全測
一輪,抓取幾項結果呈現。不論是那個模式,沒有太大差異。

Compress 0Fill 模式。
1251972238_x.jpg


1251972240_x.jpg


1251972035_x.jpg


Compress 100% 模式。
1251971937_x.jpg


1251971938_x.jpg


1251971358_x.jpg



AS SSD設定檔案大小為1GB及10GB,並測試Copy及Compress Benchmark。

1GB容量,循序讀寫速率4389及4447 MB/s,4K-64Thrd讀取616564 iops,
4K-64Thrd寫入6826147 iops。
1251972243_x.jpg


1251971359_x.jpg


10GB容量,循序讀寫速率4368及4456 MB/s,4K-64Thrd讀取469941 iops,
4K-64Thrd寫入240160 iops。
1251972132_x.jpg


1251972431_x.jpg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容量,ISO讀取速率2980MB/s、程式載入速率526MB/s。
1251972242_x.jpg


10GB容量,ISO讀取速率3636MB/s、程式載入速率500MB/s。
1251971205_x.jpg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讀取曲線波動還算穩定,寫入曲線略有不穩定。
1251972131_x.jpg


10GB的讀取曲線波動還算穩定,寫入曲線陡動幅度比1GB略大些。
1251971939_x.jpg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0Fill及Random模式進
行測試。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讀取速率最快4.71GB/s、寫
入速率最快4.57GB/s,讀寫速率都算穩定,沒有掉速。
1251971206_x.jpg


1251972133_x.jpg



0-Fill模式,佇列深度1 (QD1)模式:讀取速率最快3.33GB/s、寫入速
率最快4.56GB/s。檔案為32GB時,寫入速率略降。
1251971360_x.jpg


1251972037_x.jpg



Random模式:讀取速率最快3.33GB/s、寫入速率最快4.53GB/s。檔案為
32GB時,寫入速率略降。
1251972038_x.jpg


1251972134_x.jpg



CrystalDisk v8.0.4,選取NVMe SSD測試,採Default及0Fill兩種模式
分別測試64MiB、512MiB、1GiB、2Gib、4GiB、8GiB、16GiB及64GiB。

Default (Random)模式:Seq Q8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5001~5042MB/s、
寫入速率4307~4879MB/s。4K Q1T1讀取速率74~95MB/s、寫入速率
195~278MB/s。
1251971940_x.jpg


0Fill模式:Seq Q8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5005~5036MB/s、寫入速率4620~
4876MB/s。4K Q1T1讀取速率74~95MB/s、寫入速率203~277MB/s。
1251971834_x.jpg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平均讀取速率1.1GB/s、寫入速率2.14GB/s。
1251971835_x.jpg



eZIOmeter選取空碟測試,循序讀取速率平均約4835MB/s、平均寫入速
率4607MB/s;4K QD32隨機讀取最快可554845 IOPS、隨機寫入最快為
327962 IOPS。
1251971207_x.jpg



HDTune v5.75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讀取曲線還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6082MB/s;寫入
曲線驗310G前都還算穩定,之後降速,到了後三分之一容量時速度又再
低些,平均寫入速率2513MB/s。
1251972137_x.jpg


1251972432_x.jpg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1251971837_x.jpg


1251971838_x.jpg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1251971836_x.jpg


1251972135_x.jpg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分別測試Zero及Mixed資料型態。

Mixed型態結果。
1251971941_x.jpg


Zero型態結果。
1251972136_x.jpg


將檔案設為250GB,205GB以前的寫入曲線平穩無掉速,雖然它是HMB架
構,但還是有設計模擬SLC快取,SLC快取耗盡後傳輸率降至約2000MB/s。
1251971362_x.jpg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2239MB/s、平均寫入速率2052MB/s。
1251971841_x.jpg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2282MB/s、平均寫入速率2120MB/s。
1251971840_x.jpg



Inhouse Diskbench讀寫測試:循序讀取速率4516MB/s、循序寫入速率4741MB/s。
1251972040_x.jpg



PCMark 8測試:分數5116,頻寬為933.58MB/s。
1251972044_x.jpg



PCMark 10測試,分為系統碟及資料碟兩種模式測試。

系統碟分數為2878、頻寬為458MB/s。
1251972434_x.jpg


資料碟分數為3795、頻寬577MB/s。
1251972332_x.jpg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分別測試隨機及0Fill
資料方式的結果。

0Fill資料模式
1251972333_x.jpg


1251972048_x.jpg


1251972046_x.jpg


1251972047_x.jpg


隨機模式
1251971366_x.jpg


1251972334_x.jpg


1251971943_x.jpg


1251971944_x.jpg



官方的保固條件雖沒有設定TBW,大方地提供5年保固。測試寫入約11TB
時,健康度才會掉1%,總耐寫度不會太差或許可以超過1100TBW,不因
為它是HMB架構就有縮水。
1251971833_x.jpg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在部分短程軟體測試中,有達到或接近官方主控標示的循序讀寫速率。
2. 4K寫入速率逼近或超過官方主控標示值。
3. 雖然沒有DRAM快取,透過SLC模擬提供仍不差的傳輸效能。
4. 廠商提供五年保,雖沒標示TBW保固值,算是保固條件很大器的台廠商。
5. 搭配原廠的散熱器,溫度算是相對低,也比其它同屬PCIe Gen4x4 HMB SSD低些。
6. 這款SSD的設定寫入效能略優於讀取效能。


缺點
1. 沒有提供Toolbox,有點反潮流,希望能儘快提供類似的工具軟體。
2. 4K讀取速率略低於官方主控標示值
3. 韌體仍維持英韌的名稱,未更改為廠商的名稱。
4. 由於是HMB架構,大型檔案的寫入速率顯然還是受到影響會略降低。
5. 與大廠相比的知名度略低些,多為網路購買取得。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見諒,
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Like
Reactions: win98xp2

win98xp2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3/9/13
訊息
180
互動分數
7
點數
18
年齡
41
嘗試新架構就有值得一試的價值~
 
▌延伸閱讀